彭亨州武吉丁宜地处山谷,四面环山,无限田野好风光。
这个小村落在40年代,从一个华裔聚集的小村落发展到今日非常兴旺的农业旅游,华裔先辈的拓荒精神,让人感动。
被视为武吉丁宜“强打”的农产品———武吉丁宜生姜,虽然抵挡不了价廉的中国姜冲击,但品质却是市场上数一数二的优质姜种。
谁说,本地姜不辣?
远近驰名的武吉丁宜生姜近年来因产量不多,价格稳定,加上已足够应付国内市场需求,因此已减少出口。
武吉丁宜村长兼蔬果园主卢荫城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武吉丁宜姜肥美多汁、辛辣、无姜丝,向来广受人们欢迎当佳肴配料,过去曾一度大批外销至日本和新加坡等地。
之后因价格廉宜的中国和泰国姜充斥世界市场,武吉丁宜姜在价钱方面缺乏竞争力,而减少外销。
他说,由于价钱差异大,国内一般餐馆都采用中国或泰国姜,不过武吉丁宜和附近一带的餐馆一般上还是采用本地姜,以吸引游客和带旺武吉丁宜。
武吉丁宜姜可制成姜糖、姜茶、座上佳肴如猪脚醋、或姜容鸡、鱼,十分美味又别有风味。
不过,他遗憾文冬有不负责任商贩把外国姜当武吉丁宜姜出售给游客,企图鱼目混珠,牟取暴利。
土地肥沃适合种姜
卢荫城指出,武吉丁宜农民数十年来以务农为生,代代相传。
他说,这里土地肥沃,表层带沙,加上风高气爽和水质良好,最适合种姜和其它瓜果农作物,如豆苗、菜心、四角豆、田七菜、鸳鸯菜、西洋菜、白香果等。
全球最佳品种生姜
他说,中国广西田阳县人民政府县长锺恒钦今年5月31日率领一支农业代表团实地考察武吉丁宜的生姜种植区时也赞扬武吉丁宜生姜是全球最佳品种,其姜汁对治疗秃头有很好作用。
“武吉丁宜因周边地区大事发展为旅游区,因此耕地面积没有多大的改变,姜地则粗略估计有80英亩。倒是在农民争取了将近20年,政府才于3年前批准709英亩芭地供231户农民耕种,使武吉丁宜的耕地面积略有增长。”
他说,耕地是农民的生命,可是说句不好听,有些农民仍然是非法耕种,尤其是种姜,必须在收成的4年后才能重新在原来的土地种植,变成农民须非法开芭。
不过也有大部分农民在原来的姜地种植其它农作物,以维持生计。
李启南: 价格虽贵 华人爱买武吉丁宜姜
在武吉丁宜从事生姜收购生意将近20年的武吉丁宜村民李启南(48岁)指出,武吉丁宜有数间大小规模的生姜收购商,农民在收成把一箩箩的姜运来收购站后,员工把姜分门别类、装箱、过磅,然后集中载往吉隆坡批发商。
另一让面,他说,购买武吉丁宜姜者一般以华人家庭为多,虽然价格昂贵,但也不缺市场。
出版纪念刊记载先辈贡献
武吉丁宜耕地面积有多大,村委会至今仍没有一个正确的统计,耕地主要集中在武吉丁宜、“大港尾”和占德拜。
武吉丁宜地处山谷,四面环山,在40年代从一个小村落发展到今日的旺盛和农业旅游,期间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及先辈的刻苦耐劳精神,是后人学习的榜样,村委会有意出版纪念特刊,以记载先辈对农业的贡献。
新芭地地势险峻倾斜
在70年代,政府曾以农民非法开垦为由,大规模展开毁姜行动,森林局土地执法组连续多日把要收成的生姜连根拔起,造成武吉丁宜农民损失惨重。
此事经过国州议员的争取和要求,这20多年来,较少有发生毁姜行动。而最近的一次是在几年前森林局以污然水源为由,把座落在占德拜马来保留地的耕地摧毁。
政府给予农民的709英亩新芭地,地势险峻倾斜,山径难行,尤其在雨天农民要到深山作业,可谓险象环生,因此农民已通过村委会向本区国会议员拿督斯里廖中莱部长要求政府拨款提升道路。
肥料昂贵加重负担
种姜除了面对耕地不足,种植成本近年来也因肥料价高而相应加重农民的负担。
姜苗种下后7个月就能收成,不过,期间必需施肥至少5次,所种出来的姜才会肥壮。
在市场售卖的生姜由大到那小分为4种品质,大块和肥壮的分为A等级,略小和最小则归类为次等级,价钱当然有高低之分。
本地青年回乡耕作
目前A等级的生姜市价为每公斤18令吉,其次是16令吉。
生姜的价格也像其它农产品有起有落,不过庆幸这3年来价格保持稳定和偏高,不像4年前因市场滞销,价格滑落,姜农血本无归。
世界粮农短缺,也引发农产品价格高企,一些过去到城市谋生的本地青年也纷纷回乡耕作,使武吉丁宜务农重新蓬勃。
何启文: 地理位置佳 发展农业旅游
彭亨州地方政府、环境及卫生委员会主席拿督何启文行政议员说,包括武吉丁宜姜在内,我国的农产品为国家带来很大的外汇受益。
他认为武吉丁宜农民应组织起来成立农业市集和以展销的方式,打响武吉丁宜农业品牌,增加农民收入。
他说,其实,武吉丁宜和金马仑在农业领域有着共同点,武吉丁宜在地理位置上靠近吉隆坡,更能吸引城市人成为农业旅游景点。
他说,武吉丁宜的合法和非法耕地尚没有正式统计,政府发放709英亩芭地和拨款20万令吉提升山径道路及给予农产品奖掖,也是鼓励和协助当地农民的一部分措施。
他说,廖中莱上月在吉隆坡举办文冬农产品展销会,反应热烈,以为武吉丁宜农产品打响知名度。不过,他认为,农民本身还需多努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