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27 September 2012

瓜拉美金新村满地摇钱树 金黄芒果月赚300万

全村只有220多户,人口不到1000人的霹雳州瓜拉美金新村,是国内著名水果盛产区。
村内共有2000英亩农地,一半种植水果,其余则种油棕。
为了安村民的心,霹州政府今年与村内耕农签署30年的土地租约,让90%以上的村民无后顾之忧投下巨资发展农业。
该村各类水果的生产中,芒果产量最为惊人,丰收期每天可盛产3万公斤,销售全国。
以目前每公斤3令吉50仙批发价计算,在芒果耕农在丰收期,芒果农每个月总共有300万令吉落袋。
小小一个新村,“含金量”超惊人。
每天产量超过1万公斤
隶属峇当巴冷县的瓜拉美金新村,土地肥沃的芒果园丰收季节是每年的4月到7月,8月到12月属中产季节。
1月至3月则是开花结果季节,产量极少。
不过,平均来说,该村每天的芒果产量超过1万公斤。
尽管瓜拉美金耕农是种植经验丰富的一群,不过,芒果农最怕遭到“炭除病”及“芝麻病”来袭,若不幸遭遇这两种病菌的大肆侵袭,往往造成产量锐减,甚至是血本无归。因此,果农促请政府关注,并提供必要的援助或提供农药及肥料津贴,协助果农们避开病菌的祸害,增加收获。
瓜拉美金沙葛闻名遐迩
拥有10多年种植芒果经验的瓜拉美金农民协会主席李美俊受访时说,除了芒果,该村也是水蓊、有核及无核番石榴等水果及蔬菜的生产区。
特别是村内盛产的沙葛,香甜爽口多汁,闻名遐迩。
他本身除种植芒果外,也栽种水蓊、有核番石榴及木瓜等。单是本身的芒果园就有超过30英亩,番石榴园40英亩。包括水蓊及木瓜园在内,全部100多英亩耕地。
由于土地肥沃,村内盛产的芒果香又甜。除了木瓜外,其他水果的品质也属上等。由于容易感染病菌,因此,村内不宜种植木瓜。
目前,木瓜园都坐落在宋溪等附近地区。
从小在新村内长大,由于读书不多,毕业后就跟随父亲从事种植业。
10多年前投下2000令吉,向人租借耕地,自己当起业主。
种芒果须注重施肥
种植芒果必须注重施肥。
有些村人采用自制的有机肥料,以源自沙巴的一种海草为原料制作,以减轻运营成本。
不过,必要时也采用一种价格较昂贵的肥料,务求让果树长得茂盛,开花并结果。
芒果分A、B等货,前者果实大兼美,价格略高,后者则恰好相反。目前市价每公斤3令吉50仙,价格最低潮是每公斤2令吉,最高潮可以去到每公斤5令吉以上。
开花时易患“炭除病”
芒果最容易患上“炭除病”及“芝麻病”。特别是果树开花时,遇上夜晚下大雨,酸性的雨水令结果后的芒果,患上“炭除病”。
患病的小芒果会出现黑点然后发黑,必须把开始发黑的芒果清除。如果大量患病,产量就会锐减,甚至是血本无归。
至于“芝麻病”就更加麻烦,属于一种天然的毒菌。
目前还不知它何时来袭,也不晓得病菌从哪来。
患上“芝麻病”的小果实,也会出现黑黄点。细心观看,可以见到果实表层有黄色蠕动的细小害虫。同样的,必须把园内严重患病的小芒果全部去除。轻微受影响的芒果,则可以当“劣等货”低价出售。
大部分村内盛产的芒果,都销售到吉隆坡及国内各地去。
驳枝播种改进培植
村内盛产的芒果有两种,“朱干南”和“四季芒”。由于四季芒一年仅盛产一次,价格却仅比前者略高一点而已,因此,大多数村民都选择种植朱干南。
这两个品种芒果皆源自泰国。村民引进后自行大量驳枝播种,努力改进培植,迅速成为务农村民大事栽种的农作物。
芒果是一种较容易感染害虫细菌或病菌的植物,因此,必须细心照顾,勤于喷射农药,非常时期甚至是每5天就必须喷射农药,以控制病菌来袭。
不过,我们都在采割芒果前的两个星期前,停止喷射一切农药,确保芒果不受农药沾染,影响消费者的健康。芒果从开花结果到成熟采割,需要100天左右。
30年土地租借合约保障农民
瓜拉美金新村处在下霹雳和峇当巴冷县交界,新村路口一半是下霹雳,另一半位于峇当巴冷县,整个新村则属于后者管辖区。
90%村民务农
新村内拥有220多户人家,人口约只有1000人,90%村民务农。
之前,耕地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更发生过私人集团企图强行“抢地”的纠纷。
不过,在村民团结一致捍卫下,得以保住各自的耕地。
由于都不是土地拥有者,也一直无法为耕地申请得临时地契。因此,村民在投资种植业方面,都是“战战兢兢”,不敢投下巨资,害怕耕地遭人“抢占”。
在不断努力争取下,霹州政府今年终于决定与耕农签署30年的土地租借合约,把村内2000英亩土地租给村民,有效期从今年开始至30年后。
政府向该村耕农征收种植水果土地每年每英亩租金200令吉,油棕园则400令吉。
一份合约在手,耕地有了保障后,耕农们终放下心头大石,无后顾之忧的大事投资,在各自的耕地上大展拳脚,种植各类水果蔬菜,生活终于稳定下来。
由于水果及蔬菜收获丰硕,新村的经济呈现一片曙光,村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安居乐业。
达人简介
姓名:李美俊(瓜拉美金农民协会主席)
年龄:46岁
种植:芒果、水蓊、木瓜
营业务:水果收购果园
面积:超过100英亩
位置:瓜拉美金新村及宋溪
最初投资额:2000令吉
独家报道:袁鸿坚 南洋网

油棕生物量用途多

大马油棕局在吉隆坡举办了一场国际油棕生物量会议(9月20-21日,本月22日新闻)。参与者不太踊跃,但提呈的报告,内容充实。
油棕产出的物质,油占10%,其馀90%是所谓的生物量,即空果串、果皮纤维、果仁壳、老叶、树干等榨油厂排放的高含量机物质的污水。
大马在2011年油棕产出的生物量,包括榨油厂排放的污水大约有8000万吨。和棕油比较,生物量的价值不高,但历来果仁壳和皮层纤维是榨油厂的燃料。烧出蒸气就可发电。
割下的老叶置放在园地可防止土蚀及加添有机肥料。因此大部份的生物量都已派上用场,不过近来的思路是使用部分的生物量作其他用途以增值。
油棕生物量的用途可归纳为1.生物肥料-如土壤铺盖席及堆肥;2.再生能源-固体、液体、气体生物燃料;3.生物量合成品-中密度板、三夹板、纤维板、生物碳、活化碳等;4.生物萃取化学物-糖类、纤维、木质素、维他命E、胡萝卜素、鲨烷等。
油棕生物量用途广
由此可见,油棕的生物量用途很广,可惜不能确保供应量不中断,为此投资发展油棕生物量难免有后顾之忧。
园丘公司各有如何利用自己的生物量策略。有些直截了当回归空果串到园里做铺盖席,有些已有计划将自己的生物量制造成商品,有些榨油厂则签下长期合约为别的制造业提供空果串。不过榨油厂分布各处不集中,有供应炼上的困难,而小园主的油棕园散布各地方,并且能提供生物量有限。
令人鼓舞的是,上述油棕生物量的各种用途有很多已实现,其他的据大马油棕局总监拿督朱云美博士称也即将实现。
一般油棕种植人关心的是保留在园地里的老叶、空果串等生物量倒底释放多少养份,可省下多少额外施肥的开销。
早在1996年,大马油棕局就有一份相当全面的研究报告指出,老油棕在翻种前地面以上的总干燥 生物量每公顷有85吨,另有根的生物量16吨。从每公顷101(85+16)吨生物量中,氮有642公斤,磷58公斤,钾1384公斤,镁156公斤。用 计算的方法可得出额外施肥用量可省多少,答案是可减少50%。
上述那篇1996年文章的第一作者坐在台上接受提问,台下有3个人提出生物量是否应存留在园里做有机肥改善土质,他们要听台上那位专家的意见。专家身为大马油棕局主任之一,简单的说:搬走一些生物量可以,因为地下不是每公顷还有16吨吗?
4个问答的人都是我多年朋友,我知道他们在探讨,在捧场、在搞气氛。
朱乾海博士 橡胶研究专家   2012-09-26 13:02 南洋网

欠缺资讯问题多 冷冻榴梿出口慢半拍

我们不把新加坡当对手,但新加坡却紧咬我们不放!
去年,我国取得出口冷冻榴梿至中国的“通行证”,得以把名种榴梿出口到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
不过,国内一些农友形容,“冷冻榴梿”与当前慢半拍的“燕窝”
版本雷同,导致许多有意参与计划的农友,望门兴叹。
但在此时,不放过任何机会的新加坡出口商却看准商机,大举“杀”
入国内榴梿重地,把一卡车一卡车的名种榴梿运往新加坡,经冷冻处理后转运中国,大赚人民币。
虽然如此,他们却也为大马榴梿果农打开另一条“通道”....。
果王销售行情火红
自从大马在去年获得一纸通令,获准把冷冻榴梿出口到中国后,在中国的网上,果王的销售行情已非常火红。
据悉,净含量为500克包庄的顶级品种猫山王,叫价为361人民币,相等于马币约180令吉。
一些看准商机的中国商家,把握好契机,纷纷在网上推销大马果王。
可惜的是,国内不少榴梿农大叹“走宝”....。
年产3亿吨榴梿
我国年产3亿吨榴梿,总值13亿令吉。
在劳勿,约有6000英亩农业地,其中80%为榴梿种植地。
虽然在去年,我国已取得出口冷冻榴梿至中国的“通行证”,许多有意参与出口计划的农友们,至今还摸不到攻门之路。
他们指出,要出口冷冻榴梿到中国仍然面对许多问题,在缺乏资讯与辅助下,有者只好放弃,继续把果王运销新加坡。
他们说,新加坡一向来是本地榴梿的主要出口市场,该国榴梿商更在最近落力开发“冷冻榴梿”,再转口至中国。
也就是说,原本应该全落大马袋子的,转一圈后却落入新加坡人手中。
出口榴梿问题悬而未决
果农告诉《南洋商报》,近一年来,很多农友都认为,出口冷冻榴梿的问题如同燕窝业的问题那样,悬而未决。
他们说,若能够把这些出口认证的程序处理好,以及开拓更广泛的销售网络,相信能够重新刺激农友对出口冷冻榴梿的信心。
农友们对榴梿种植业仍抱著一线希望,希望政府开拓中国市场的政策能够奏效。目前,政府能够在榴梿种植重点区加强销售网络,或是兴建加工厂,加强果肉的保鲜。
出口中国榴梿须获认证
大家都看好,进军中国市场将能缓和价格下路的现象,但是出口榴梿的种植业者须获农业部颁发良好农耕农场鉴定证书(SALM),但村民们却欠缺这方面的咨询,以至迟迟未有行动。
同时,根据马中双方所签订的协议,目前所有出口至中国的冷冻榴梿都必须先送往霹雳峇都古楼,由联邦农粮销售局(FAMA)发出认证,才能出口至中国。
不过,果农可自行使用本身的设备为榴梿进行冷冻处理,惟有关设施须取得卫生部发出的良好作业规范认证(GMP)。
因此,农友们都希望联邦农业销售局,寻求良好的对策解决此问题。
柴玺:先苦后甘回味无穷
今年5月21日,中国驻马大使柴玺受旅游部长兼劳勿区国会议员拿督斯里黄燕燕医生邀请,到劳勿品尝果王;同时也探讨如何出口更多优质的果王到中国。
当时,是榴梿的淡季,双溪兰的村民们,找了三个新村,才寻获一粒猫山王让柴玺品尝。
其后,他以“味道独特,先苦后甘,回味无穷”12个字来形容劳勿的猫山王,并且也深深被果肉浓郁香味,以及细腻绵甜的口感所吸引。
柴玺说,自从冷冻榴梿准进口到中国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同胞认识了大马的果王。
然而,在庞大的市场中,却面对货源有限,他鼓励更多的大马果王种植者,参与出口计划。
欧家兴:欠缺资讯错失机会

欧家兴:很多农友都希望把劳勿榴梿出口至中国,却面对出口程序拦路而作罢。
曾参与农业局“小组种植计划”下,被遴选为彭州最佳模范果园奖的都赖村民欧家兴说,由于资讯上的欠缺,导致许多农友们都没有参与出口计划。
他说,本地果王种植者可谓是蓄势待发进军中国市场,但却没有完善的平台,让他们错失机会。
猫山王产量将剧增
大马的果王可以进军到中国,确是令人振奋的喜讯;如果销售走好,不仅可以缓和产量过多时收购价被削低的情况,同时也能带动和稳定本地榴梿价格。
“随着猫山王被选为出口的主要品种,许多种植者也大量改种;相信在未来,猫山王的产量会剧增。”
他表示,和其他品种如D24相比,猫山王在种植过程比较容易照顾,但却是最易“开口”的品种。
周广明:改变种植经营模式

周广明:出口营销的网络仍需扩展。
都赖新村村长兼冷冻厂董事经理周广明表示,若能让更多的本地榴梿出口至中国;不仅能打响劳勿榴梿知名度,也可协助种植者维持稳定的收入。
他表示,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样一个平台,是许多有意参与出口计划的农友们疑问。
基于缺乏这方面的资讯,该村的榴梿出口市场目前以新加坡为主。而当地榴梿市场大多数来自都赖新村,可惜的是,却因为大多数产量由中介收购,导致都赖榴梿未能在市场打出名堂。
他说,随着时代的进步,农友们也需适时调整结构,改变种植的经营模式,才能继续在果王种植领域上定位,而不是在夹缝中求生。
“政府需进一步研究出口措施,让农友们直接受惠。”
他表示,以都赖榴梿种植业为例,大多数农友们仍然以旧有方式,将收成卖给收购商。
一旦产量过剩,榴梿的收购价将会被压低,导致农友收大大受到影响。
李业忠:应设加工厂保鲜

李业忠: 也想把果王推销至中国。
李业忠拥有种植逾20年的经验,他说,由于资讯有限,加上面对语言上问题,是导致华裔种植者,尤其是年老的群体无法掌握好参与出口计划的程序。
他认为,联邦农业销售局或可在这方面做出研究,是否需要在榴梿主要种植区,设立咨询中心或是加工厂之类,以便能够及时为出口果王保鲜。
他说,在听闻榴梿可以出口到中国后,本身也想参与;但甚于面对果产量、销售网络等问题,计划暂时搁置。
他表示,最主要是参与出口到中国的本地果王,必须经过思灵(SIRIM)的认证,其中受监管的细则包括使用的农药和土壤等必须合规格。
作为传统的种植者,若要参与出口,则须在这方面调适。
“猫山王”价格比一比
中国价格
●果肉净含量为500克包庄市场价:361人民币(约180令吉)》大马批发价为500克包庄73令吉。
新加坡价格
●“猫山王”每公斤15到20新币(约37令吉至49令吉)劳勿价格
●“猫山王”批发价每公斤14令吉
●“猫山王”市价25令吉或以上
独家报道:张燕萍 南洋网

旧胶农新园主

种植业严缺劳工,单单油棕业就年损36亿令吉(见本报9月14日头条)。其实种植业也缺少农艺师,尤其是橡胶农艺师。
沙巴一位初次投身种植业的中年人看了我借他的橡胶书籍,想不到他第一句话竟然是割胶是一门大学问,他很感兴趣。
原住民在巴西阿马逊割胶也引起了我的兴趣,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事。我的响导是一位靠割胶抚养一家五口的原住民。可惜他的全家照遗失了,但他们的面貌我依稀记得。
依照橡树分布“走”出割胶径
南美洲的胶农,葡萄牙语称为Seriguerio,我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在阿马逊原始 森林一隅,他们鉴别出野生橡树,依照橡树的分布“走”出一条割胶径,称为estrada。一条割胶径有10-200株橡树。看胶农要割多少株,他可以有 2-3个割胶径。他是个勤快的胶农,3个割胶径,每天割1径,3天循环一趟,不正是我们现在的d3割胶频率吗?他天未亮就出门割胶,下午才回家用膳,休 息。他说太阳出来,树失水,没有压力胶不出来,好聪明的家伙。出门时他不忘记带上小斧及长枪。
这个胶农幸运,他的3个割胶径都在河岸附近,不步行可用小船代步。
3个割胶径汇合,中间地点有他的茅舍,是茅舍不错,茅草及棕榈叶墙,茅草及棕榈叶顶。刮大风下大雨时,不知他和众人怎样挨过来的。
胶农迷信不用钢斧
小斧的锋利面2.5公分,铁制。胶农迷信,说钢斧不可以用,我猜可能过于锋利砍入树皮太深伤到形成层。铁斧钢斧都一样是砍,不是割,怎么不伤树皮?复生树皮裸露木质部,或伤口愈合凸起成瘤状,胶农说树本来是这样的,我和巴西籍同事都觉得他很可爱。
更“可爱”的是一本老书的作者误指油棕为开割过的橡树,因为树干的鳞状痕迹使作者误以为是割胶的刀路(砍胶的斧路)。还有另一本老书将野蓖麻(麻疯树)和橡树互相混淆,指鹿为马,因为橡树和野蓖麻(jatropha)同属大戟科植物。
胶农一天只割100株树左右,但因为树与树远隔,很多时间花在走路,也花在割胶、野生树高大,我们曾经见过干围400公分的280年大树。胶农习惯在大树割3条或更多刀路,不然就是在产量多的树多砍1、2刀路,因为使用小斧割胶不容易,花很多时间割胶是可以理解的。
一个割胶径的树每周开割3次,30个星期就割(砍)完6米高的树皮,这时候橡树就得进入休息复元期,时间可能是几年,此时胶农就得重新寻找处女树或回去旧的割胶径开割旧树。桥梁或许不必修,老屋及割胶径稍加整理,搬好家就可开工了。
回想serigueiro,看今天小园主,走在estrada,橡树愈长愈好看。
朱乾海博士 橡胶研究专家   2012-09-19 13:00 南洋网

辣椒走红看天气

天气影响全球产粮,气候变化导致农作物不同幅度的减产,气候变暖趋势将加剧粮食危机,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经济发展负效应。
气象灾害导致农业经济损失,极端气候不断恶化,已冲击全球农业生产。
气候是自然资源中影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的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对农业生产影响深远。
“温室效应”引来的高温及气候变化,国内农业领域难逃“毒手”。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农作物之一,竟然是辣椒.....。
陈贵发感叹天气不再温暖
在玻州从事农耕40多年的陈贵发,回想过去种菜日子的美好时光,望着眼前变化气候,他感叹不再有温暖湿润天气。
天气会影响人的心情和精神,近年来的反常天气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菜农深深体会到在确定气候变化情景和控制作物动态模式,今非昔比,过去相比,天渊之别。
难控制植物生长期
陈贵发在甘榜邦卡斯菜园时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气候变暖火热,温度偏高,埋在地下水管所流出的水热度如同“烧水”。
“以前播种什么菜果都很美,因为天气没这么热,浇水就生长,现在热度太强,很难控制植物的生长期,而以前没有出现这么多微小害虫,还可计算作物产期。
“过去,我们能预测天气,何时雨季或旱季到来,也算得出收成日子,比较容易控制。”
他在8亩园地上种植辣椒,他说,辣椒树不要太热,也不要太多水分,否则,开花会脱落,若地湿,根会烂。
陈益安:农业转型前景佳
另一名来自务农家庭的年轻园主陈益安,也不怕气候变化,他认为农业的未来充满机会。
“我热爱农业,觉得从事农业富有挑战性。当我看到眼前一手栽种出来的蔬果,漂亮的长成,心中很高兴,有一种满足感。”
他看好农业前景,认为农业的收入不错,尤其是世界人口增加,天灾造成粮食危机,因此,必要农业转型,提高技术,才能走出旧圈子,扩大市场。
他说,现在的气候变化太多,温差无常,雨水该下时不下,不该下时却下。
要求简化外劳申请手续
他针对菜农员工短缺问题要求政府简化外劳申请手续,如今,要等到3个月至4个月,甚至3年才批准,严重影响作物。
詹欧苟:辣椒减产反而好价
危机,也是转机。
纵观经济效益,世界粮农短缺,引发农产品价格升高,反而造就机会,务农重新蓬勃,而去年辣椒减产,好价卖,正是天时地利人和,造福农民的例子。
去年辣椒减产,反而好价,为辣农带来可观收入,玻州新路的另一批菜农看好时机,今年纷纷计划大量种辣椒,期盼高价辣椒重现。
詹欧苟接受《南洋商报》访问,分享50多年的农业点滴时说,基于去年的天气恶劣,加上南马水灾与泰国洪水,造成农作物蒙受损坏,所以,在辣椒减产之下,这里的辣农反而赚到钱。
辣椒行情起落看供求
“去年的每公斤收购价高达12令吉,平常价格也有9令吉,许多菜农看到去年的行情,而今年投入辣椒种植。”
他说,辣椒行情起落规律不变,货少起价,货多降价,而果美就赚钱。
他说,环境和空气影响农作物,种辣椒最重要是气候和管理,他并从使用农业用具中学习掌握新技术。
他说,辣椒的收成期比较长,虽要三个月才收成,若没病害,可维持达5至6个月的采摘,而大辣椒树高4尺至5尺,3尺左右就较差,惟可从果形看出它的品质,形状要笔直,不弯曲。
菜农没获政府补贴
詹欧苟在务农生涯,从依靠人工的农作转变为机械化,走向农业转型,他感受到辛苦耕耘一生的菜农似乎被边缘化,因为渔民和稻农都享有补贴,只有菜农没拿到一分钱。
他认为,政府在农业拨款政策和未来方针,对菜农补贴不明朗化。
陈亚本:农业靠天气吃饭
投入种植业20多年的陈亚本说,投资农业会面对气候转变、病毒感染和价格不稳定等风险,被视为靠天气吃饭的行业,最希望风调雨顺。
“然而,当今的气候变化太多,温差无常。”
他认为印尼开发森林,烧芭弥漫的浓烟,导致我国气候和农产受影响的因素。
然而,他看好农业走向企业化经营,造福种植业,而通过参考农业书刊,学习掌握农业科技用具与种植技术。他以种植属茄科类农作物为主,辣椒是其中之一,他认为辣椒市场需求大,几乎人人都要用到,能企业化种植,而今年培植9万棵辣椒苗种。
每公顷1年700元租金合理
在机缘巧合下,陈亚本在玻州朱宾垦殖园地申请到40公顷的租地,在2个月前,开始在新地段,策划大量种植辣椒和茄子。
他认为每公顷1年700令吉租金合理,类似的大规模耕地,能协助国家减少外汇流失,不依赖进口粮食。
他说,原为甘蔗园的土地肥沃,地处山谷,四面环山,加上风高气爽和水质良好,适合农作物耕种。他分享种菜心得时说,辣椒可大量生产,惟需平衡的气候,若气候恶劣,可导致几乎一半的农作物受病毒侵害。
他说,一年种植一次的辣椒虽开花两次,惟须依气候而定,而轮栽方法及技术改进,能预防病害,他采用滳灌系统自动操作浇水,一天一次,这种浇灌法省水。
“我们采用适合本地的古来品种,这种大辣椒长5至6寸,市价比较好。”
他说,辣椒不要太多的雨水,也不要太热,阳光充足、气候清凉,它适合在6月至7月培殖苗种30天,再移植园内,90天后采收,槟威大山脚批发商到来收购。
“肥料暴涨加重种植成本负担,我们希望尽量少施肥,若多施肥,肯定增加成本。”
他举例肥料从5至6年前的1包60令吉或70令吉,增至120令吉,外劳工资也从1天10令吉增至30令吉,而他有20名固定工人。
“一般15至20天,施肥一次,惟要看气候变化而定,若施过量肥料,树叶枯萎,影响收割。”
玻州没华裔务农组织
新路是玻璃市州唯一的新村,村民以务农为生,是玻州华裔菜农聚集地。
如今,第二代或第三代务农家庭不到50%,玻璃市是全马唯一没成立华裔务农组织的州属。
在2、3年前,詹欧苟虽曾发起筹组蔬菜果农公会,以筹委会主席身分申请注册,可是,注册批准后,却熄灭了一股凝集华农之热诚,响应菜农总会号召汇集各州华农组织力量之意愿却告吹,因为没人要当理事。
辣椒的营养价值: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胡萝卜素、叶酸、镁及钾。辣椒素具抗炎与抗氧化作用。
好质量辣椒:
色泽深红、肉质肥厚、辣味适中、香味浓郁。
独家报道:张仰南  南洋网

四位油棕业掌门人说什么

四位油棕业的掌门人最近相聚,严肃的抒发自己对油棕业当前情况的见解。寒暄过后,先乐一 乐:油棕是800亿令吉种植业,受雇员工50万人,棕油市场持久靓丽,因为世界现有人口70亿将繁衍到2050年的93亿。是人就得要有油供食用及生产诸 多日常用品,最少也得有块肥皂。你有所不知,今天生物燃油消耗的棕油已比油脂化学品多。
回到现实,大马油棕每年每公顷的产量停滞不前,究其原因:老枝没翻种、种地不太适宜、劳工短缺。
普及化需要多“心”
谈劳工,老调重弹,但可以起劲的谈。大马油棕局研发的Cantas采果机是机械替代人力的好开端,水牛替代人力搬运鲜果串有成功例子可循,但普及化需要多“心”:信心、耐心、爱心。
雨季园地积水,水牛乐在其中,水牛劳动就有收入,你会为自己鼓鼓的口袋树它微笑。
令人羡慕的是印尼有工人采果,不像我们因果串没有能力将它割下而不能进账。
印尼每7天采割一趟,如果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榨油率就可增加2%,印尼一般榨油厂得到的榨油率24-26%。
油棕园依赖客工的日子看来还很长。美国农业靠墨西哥及其他中美洲国家的客工。欧洲的农耕季节需要东欧的客工来帮忙。
大马早年种橡胶也依赖南印度来的客工。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我们怕客工给我们制造社会问题……。
应考虑孟加拉客工
IOI的拿督李耀祖有说话:客工在偏远的园里工作,不会蹓到城镇添乱,园里设备包括医疗、学校、教堂、休闲、运动等;吃好住好,怕你不干,还将客工当老爷俸候(这几句不是拿督说的)。
明显的,客工足够,鲜果串全采下来就是收入,国库从税收中得到的好处何止几亿令吉。
不过印尼客工来不来不由得你说了算,印尼油棕业发展快速,印尼工人选择在自己国家的油棕园工作可能成为趋势。
未雨绸缪或许应考虑孟加拉客工,体质不行,或许给他们进补(我说“或许”)。
土展创投主席兼集团执行长拿督沙比利比较爱谈研究和开发,这一次也不例外,没有夸张。
他知道有园丘每公顷产42吨鲜果串。他说印度的油棕小园主给油棕浇水,所获产量高达每公顷32吨鲜果串(这些我都知道,可惜我只有几株实验油棕苗而已)。
拿督沙比利说,我们关注施肥及工人,却小视水份的重要性,如果油棕生长的环境有固定的270-300mm的水,鲜果串产量就会每公顷有30吨,原棕油产量5-6吨,不是现在平均的3.9吨。
四位贵为油棕业的佼佼前辈的另外二位是大马油棕促进局执行长丹斯里尤索夫巴西隆(Yusof Basiron)及联络种植的老板拿督卡尔柏克尼尔逊(CarlBek-Nielsen)。
朱乾海博士 橡胶研究专家  南洋网

肥美多汁无姜丝 武吉丁宜生姜够辣

彭亨州武吉丁宜地处山谷,四面环山,无限田野好风光。
这个小村落在40年代,从一个华裔聚集的小村落发展到今日非常兴旺的农业旅游,华裔先辈的拓荒精神,让人感动。
被视为武吉丁宜“强打”的农产品———武吉丁宜生姜,虽然抵挡不了价廉的中国姜冲击,但品质却是市场上数一数二的优质姜种。
谁说,本地姜不辣?
远近驰名的武吉丁宜生姜近年来因产量不多,价格稳定,加上已足够应付国内市场需求,因此已减少出口。
武吉丁宜村长兼蔬果园主卢荫城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武吉丁宜姜肥美多汁、辛辣、无姜丝,向来广受人们欢迎当佳肴配料,过去曾一度大批外销至日本和新加坡等地。
之后因价格廉宜的中国和泰国姜充斥世界市场,武吉丁宜姜在价钱方面缺乏竞争力,而减少外销。
他说,由于价钱差异大,国内一般餐馆都采用中国或泰国姜,不过武吉丁宜和附近一带的餐馆一般上还是采用本地姜,以吸引游客和带旺武吉丁宜。
武吉丁宜姜可制成姜糖、姜茶、座上佳肴如猪脚醋、或姜容鸡、鱼,十分美味又别有风味。
不过,他遗憾文冬有不负责任商贩把外国姜当武吉丁宜姜出售给游客,企图鱼目混珠,牟取暴利。
土地肥沃适合种姜
卢荫城指出,武吉丁宜农民数十年来以务农为生,代代相传。
他说,这里土地肥沃,表层带沙,加上风高气爽和水质良好,最适合种姜和其它瓜果农作物,如豆苗、菜心、四角豆、田七菜、鸳鸯菜、西洋菜、白香果等。
全球最佳品种生姜
他说,中国广西田阳县人民政府县长锺恒钦今年5月31日率领一支农业代表团实地考察武吉丁宜的生姜种植区时也赞扬武吉丁宜生姜是全球最佳品种,其姜汁对治疗秃头有很好作用。
“武吉丁宜因周边地区大事发展为旅游区,因此耕地面积没有多大的改变,姜地则粗略估计有80英亩。倒是在农民争取了将近20年,政府才于3年前批准709英亩芭地供231户农民耕种,使武吉丁宜的耕地面积略有增长。”
他说,耕地是农民的生命,可是说句不好听,有些农民仍然是非法耕种,尤其是种姜,必须在收成的4年后才能重新在原来的土地种植,变成农民须非法开芭。
不过也有大部分农民在原来的姜地种植其它农作物,以维持生计。
李启南: 价格虽贵 华人爱买武吉丁宜姜
在武吉丁宜从事生姜收购生意将近20年的武吉丁宜村民李启南(48岁)指出,武吉丁宜有数间大小规模的生姜收购商,农民在收成把一箩箩的姜运来收购站后,员工把姜分门别类、装箱、过磅,然后集中载往吉隆坡批发商。
另一让面,他说,购买武吉丁宜姜者一般以华人家庭为多,虽然价格昂贵,但也不缺市场。
出版纪念刊记载先辈贡献
武吉丁宜耕地面积有多大,村委会至今仍没有一个正确的统计,耕地主要集中在武吉丁宜、“大港尾”和占德拜。
武吉丁宜地处山谷,四面环山,在40年代从一个小村落发展到今日的旺盛和农业旅游,期间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及先辈的刻苦耐劳精神,是后人学习的榜样,村委会有意出版纪念特刊,以记载先辈对农业的贡献。
新芭地地势险峻倾斜
在70年代,政府曾以农民非法开垦为由,大规模展开毁姜行动,森林局土地执法组连续多日把要收成的生姜连根拔起,造成武吉丁宜农民损失惨重。
此事经过国州议员的争取和要求,这20多年来,较少有发生毁姜行动。而最近的一次是在几年前森林局以污然水源为由,把座落在占德拜马来保留地的耕地摧毁。
政府给予农民的709英亩新芭地,地势险峻倾斜,山径难行,尤其在雨天农民要到深山作业,可谓险象环生,因此农民已通过村委会向本区国会议员拿督斯里廖中莱部长要求政府拨款提升道路。
肥料昂贵加重负担
种姜除了面对耕地不足,种植成本近年来也因肥料价高而相应加重农民的负担。
姜苗种下后7个月就能收成,不过,期间必需施肥至少5次,所种出来的姜才会肥壮。
在市场售卖的生姜由大到那小分为4种品质,大块和肥壮的分为A等级,略小和最小则归类为次等级,价钱当然有高低之分。
本地青年回乡耕作
目前A等级的生姜市价为每公斤18令吉,其次是16令吉。
生姜的价格也像其它农产品有起有落,不过庆幸这3年来价格保持稳定和偏高,不像4年前因市场滞销,价格滑落,姜农血本无归。
世界粮农短缺,也引发农产品价格高企,一些过去到城市谋生的本地青年也纷纷回乡耕作,使武吉丁宜务农重新蓬勃。
何启文: 地理位置佳 发展农业旅游
彭亨州地方政府、环境及卫生委员会主席拿督何启文行政议员说,包括武吉丁宜姜在内,我国的农产品为国家带来很大的外汇受益。
他认为武吉丁宜农民应组织起来成立农业市集和以展销的方式,打响武吉丁宜农业品牌,增加农民收入。
他说,其实,武吉丁宜和金马仑在农业领域有着共同点,武吉丁宜在地理位置上靠近吉隆坡,更能吸引城市人成为农业旅游景点。
他说,武吉丁宜的合法和非法耕地尚没有正式统计,政府发放709英亩芭地和拨款20万令吉提升山径道路及给予农产品奖掖,也是鼓励和协助当地农民的一部分措施。
他说,廖中莱上月在吉隆坡举办文冬农产品展销会,反应热烈,以为武吉丁宜农产品打响知名度。不过,他认为,农民本身还需多努力。
独家报道:陆兆邦 南洋商报

棕油厂排放物污染河道?


报道说,中国游客已减少进入大马,反而成为泰国旅游业的最大客流。但是,沙巴的欧洲游客不减,照样要进入森林看长鼻猴及山种象。
榨油需要大量水
导游说京那峇当岸(Kinabatangan)河及其上游的登那冈(Tenaggang)河被油棕榨油厂的有机排放物污染。船只和嬉水的动物会沾上半固体的污渍。游客对油棕业造成的污染表现关注。
榨油的程序需要大量的水。
步骤一是将运到厂的鲜果串尽快用高温蒸气消毒以防止游离脂肪酸形成。步骤二是除污。
步骤三是用水旋风式翻转空果串。这一来,榨取一吨原棕油,需要好几吨水处理,排放的污水则有2.5吨。为了汲水排水二方便,榨油厂和河道必须距离 近。姑且计算一下,一个小厂每天生产100吨原棕油,一个月累积下来的污水就有7500吨。较大的油厂每天生产1000吨原棕油,1个月排放的污水就有 75,000吨。
防污染是沙巴问题
沙巴有124个榨油厂,正当的污水排放是先流入污水处理池,政府监管单位需要污水处理池的生物耗氧量下降到20百万分之一(20ppm)才允许放流 入河道。不过污水池的设备需要大面积的地方以及不小的开支,还有技术问题。如果说沙巴的河流遭到棕油厂的污染就应调查,防止污染成为一个对沙巴不利的环境 问题。
油厂污水,俗称POME,含有机物质,流入河道遇到嗜氧细菌就会被化解,没有遗害。
可是油厂的污水比家庭排出的污水,其污染程度比家庭污水高1000倍。官方的条例第一级河道的溶氧须是7ppm以上,第二级5-6ppm,水里生物才可以生存。当溶氧下降到3ppm,就是大鱼也得挣扎求存,或缺氧而死。
当嗜氧的细菌因不够氧而死亡时,水里的其他生物必然遭受相同命运面对存亡威胁。靠捕捉水产来补给食物蛋白质的居民,首当其冲,食物或生计被剥夺。河口红树林里的生物不能幸免,浮尸水面。
当嗜氧细菌绝迹后,厌氧细菌取而代之。厌氧细菌也同样分解有机物质,但释放硫化氢的臭蛋味、氨的阿摩尼亚味及其他异味。对水里动物这是毒气,人类长期面对污染会导致疲倦、头痛、头晕、厌食、失忆等症状。
有谁不知道污染破坏环境,增添人们的愁苦。
POME不应成为环境污染问题,更不应是欧洲游客关心的问题。油棕业者是负责任的,何况POME已当肥料使用,回到油棕园大有好处。
游客对污染的关注,有则应警惕,无则对游客道声谢谢。
朱乾海博士 橡胶研究专家  南洋商报 2012-09-05 12:14

非洲农艺师说种油棕


森那美种植公司在吉隆坡有一位非洲籍的高级科研员,他在喀麦隆、象牙海岸先后念完农业工程、育种学,在大马国民大学考取博士学位。
他解答了我一些提问,包括非洲适合种油棕的面积、土质、水分、环境。
我们不谈所谓的社会和政治风险,包括工潮、动乱、破坏,虽然我们认同政府应有一套可信赖的投资指南,法律有效的保护投资者的权利,政府政策要透明,要一致以减少贪污及非法贸易。
跨越国界投资海外
世界两大棕油生产国印尼和大马,近40年来,印尼的油棕面积扩大了23倍;大马5倍。
再扩张有意但无地,于是跨越国界投资海外,包括非洲。世界60%的未开发农耕地在非洲,可以种植油棕的土地有800万公顷。
非洲有54个国家,全是棕油及大豆油入口国,这些国家其中有23个有种植油棕,喀麦隆及象牙海岸为毗邻国家非法输出棕油及种植材料。
非洲油棕总面积108公顷,小园主和园丘各占50%。很小部分的棕油来自野生树。
小园主种地1-5公顷,种在环境不好的油棕,产量只够家庭用。
非洲大陆约有3010万平方公里土地,土壤属于氧化土,由热带雨林和草原覆盖。土壤缺氮、磷、钾、钙及锌,氧化铅含量高。
高度风化及溶化(leached),低碱基饱和。就是水分充足,鲜果串产量也低过我们这里一般的油棕园。
气候的情况是雨量少,下雨无规律,土壤不保水。
农业科技可克服一些问题,但地势不能改变,每升高100米,降温0.5℃,低温影响光合作用及油的合成。
油棕在非洲不讨喜
油棕的生长地带是非洲水分流失最多的区域,种油棕要确保地下有水分,其实理想的油棕种地不多,何况有规模的种植公司已划分了大面积,所剩“良田”的确很少。
一个烦人的问题是国际组织对非洲油棕种植有话说。
我的交谈对象说,多数非政府组织对油棕只有恶意的批评。他问:非洲人民非要牺牲自己的福利去保护森林里的野兽和微生物吗?
其实要兼顾自然生态和油棕种植,有三个方案可以考虑:⑴油棕园里若有植株死亡留下空隙可补种树木以营造自然生态环境。
⑵在新种或翻种油棕园里,划分出土质差的部分种植森林树木。
⑶新开发土地种植油棕,保留部分地方别惊动原有的植物和动物。
在巴西我已见到大橡胶园及大果园实行上述策略。
 2012-08-29 12:25  

Monday, 27 August 2012

突破重围打造品牌 “农之家”玉蜀黍品质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玉蜀黍在本地有其市场潜能,因为国内著名“杯装玉米”连锁店需要大量玉蜀黍供应,加上玉蜀黍可作饲料、食品加工,或是蒸玉蜀黍等,市场需求非常大。同样的,业界的竞争也非常剧烈。
尽管国内有不少玉蜀黍种植者,不过,霹雳州“农之家”凭着出产品质高的玉蜀黍,突破重围,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市场。
位于霹雳州斯里依斯干达,占地20英亩的玉蜀黍园,是由“农之家”董事经理黄世方亲力亲为管理。
从选择玉蜀黍品种、了解土质及使用适合的肥料及营养素等,都不假手于人,确保栽种的玉蜀黍拥有高品质。
黄世方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生产高品质的玉蜀黍是成功的关键,除了玉蜀黍品质得到市场认可,买家会长期订购,玉蜀黍持续性供货予市场,才能在竞争者中立足。
“如果玉蜀黍品质好,收购商及食品商会长期订货,不必担心销路问题。”
他说,要维持玉蜀黍的品质,需花心思和时间,甚至金钱,因为玉蜀黍容易受气候和虫害影响生产量及品质。
40%供本地市场
农之家的玉蜀黍有40%供本地市场,其他出口到国外。农之家纯粹是种植玉蜀黍,没有进行包装及外销工作,而是交予其他玉蜀黍收购商处理及分配。
黄世方说,他只专注种植高品质玉蜀黍,无暇再经营加工包装或是出口玉蜀黍,交由其他更专业的厂商负责。
农之家的玉蜀黍品种来自台湾,虽曾有尝试栽种其他品种玉蜀黍如珍珠玉蜀黍,但珍珠玉蜀黍甜度太高,容易招来昆虫或鸟群侵袭农作物,加上成本高,导致收成欠佳。
玉米须深青色果肉甜
香甜的玉蜀黍主要看玉蜀黍的包叶及玉米须的色泽,青色色泽愈深,果粒愈成熟甜度高,相反的则甜度不高。
黄世方对于自己种植的玉蜀黍有信心,香甜度媲美金马仑的珍珠玉蜀黍。
玉蜀黍的品质在于其甜度的高低,当玉蜀黍成熟收割后,甜度会逐日减少,如收割时候,甜度高达15或16等级,之后会慢慢减少,因此要维持玉蜀黍的甜度是最关键问题。
为了保持玉蜀黍的甜度,在成长过程中,黄世方都采用测试机测量每个成长期的玉蜀黍。若玉蜀黍因为虫害而导致营养不足,甜度不够,就需要补充养分。
雨量过多影响收成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对于种植业来说,天时扮演重要角色,因为气候影响农作物的收成,玉蜀黍也不例外。若收成好,一次收割可达数千包的玉蜀黍产量,否则产量大大减少。
露天种植最担心的就是下雨,因为雨水会影响玉蜀黍的成长期,也会摧毁玉蜀黍树,导致减产,蒙受亏损。
玉蜀黍依靠花粉繁殖成长,一旦下雨,花粉被雨水冲走,花粉变少,玉蜀黍果实也长得不丰硕。严重的话,雨水会冲毁一大片的玉蜀黍,收成受冲击。
若天气良好,不会经常下雨,他更容易掌握玉蜀黍吸收的水分,因为他能够适度的浇水,确保玉蜀黍有足够水分成长和繁殖,维持一棵玉蜀黍互粉繁殖。
适当农药控制虫害
玉蜀黍容易遇上虫害,从长出玉蜀黍幼苗,就须开始适当采用农药控制,否则整棵玉蜀黍的成长期受阻。
黄世方说,比较常见的虫害是青虫或蛀心虫,两者都咬噬叶子,叶子变成黄色,显示营养不足,玉蜀黍变得不健康,果穗不大,甜度也不够。
“种玉蜀黍其中最花时间和精神的就是要检查一棵棵玉蜀黍,找出已患虫害的叶子,再加以治疗,这要凭着多年经验累积,才能轻易找出虫害源头。”
他说,消费者不用担心农药过多,农药分量仅供作杀虫害,玉蜀黍仍安全食用。
防鸟群山猪摧毁农作物
除了气候影响收成,玉蜀黍园也要预防鸟群或者山猪侵袭,其攻击力不可漠视,会摧毁农作物。
黄世方通常会在成片的玉蜀黍四周撒网设立保护墙,若有小鸟飞过想啄食玉蜀黍,会被网纱困住,其他鸟类不敢飞来,有阻吓作用。
他说,至于山猪来袭则难以预防,为了自身安全,他和员工都要尽量避免被山猪撞到,否则情况严重。
他也不清楚山猪从何而来,每次都撞毁10%的玉蜀黍,看着自己的心血被糟蹋,非常心痛,但也很无奈。
合适种植地不易找
黄世方透露,现在从事务农跟几十年前不同,以前只要在一片土地锄地就可以开始种植,无需顾虑土地问题。
他说,现在不容易找合适的土地供种植用途,也要考量土地征用问题,加上地价越来越高,光是买土地和开发土地,都需要花费几百万令吉,若没有足够的本钱,难以投入务农。
“现在物价高涨,聘请员工及所使用的肥料及营养素等农业科技都需要资金,我们种植业者的工作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我之前在新加坡工作,过后回来接管爸爸的生意,发现这行业需要花很多心思和时间去经营,才能有成绩。”
独家报道:黄佩诗(南洋商报)  2012-08-22 12:01

美洲油棕小园主在增加

非洲油棕和美洲油棕是二种同属不同种的植物。商业种植几乎全是非洲油棕。非洲油棕不在老家发迹,却被白人带来环境条件特别适合的大马和印尼种植和改良而成为众人欣羡的作物。
亚洲是世界油棕的大本营。我们会忘了美洲是亚洲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棕油生产地。
我们会想到非洲油棕,可惜乏善可陈。难得有统计数字,因为很多讯息来自这些数字。
我们对美洲生产棕油的事实不太注意,因为94%产量供自己的美洲市场,剩余的6%才出口到欧洲国家。
2010年美洲棕油的出口量如下:洪都拉斯(18.9%)、危地马拉(18.7%)、哥斯达黎 加(18.5%)、厄瓜多尔(17.7%)及哥伦比亚(13.8%)。哥伦比亚是美洲最大的棕油生产国,而出口额则比小产量的国家低。原来哥伦比亚仅次于 美国,是美洲消耗棕油最多的国家,多产多用。
美洲棕油多自大马印尼
2010年美洲国家进口美洲自产的棕油数量如下:美国(46.5%)、墨西哥(18.2%)、巴西(7.6%)、哥伦比亚(5.6%)及委内瑞拉(4.1%)。
数字归数字,其实美洲很依赖亚洲棕油进口。美国在2010年从亚洲进口的棕油有64.7%之多,大部分来自大马和印尼。
美洲国家当然希望多种油棕,但关键问题在于生产成本是否合乎经济逻辑。美洲棕油的生产成本平均比亚洲高一倍,劳工的工资占生产成本30%,另一报道说美洲工人工资比亚洲高1.8倍。哥伦比亚油棕园工人一天工资是23.3美元。
此外,亚洲的棕油产量每公顷3.7吨至4吨,而哥伦比亚2008-2010的平均每公顷年产量只有2.8吨,即24%-30%低过亚洲的产量。我们认为大马的3.7吨油产量通过不懈的研究会有所提高,哥伦比亚也这么说,但美洲和亚洲产量的差距是不可能缩小的。
向哥伦比亚提供谘询
通过研发和管理固然可以改善产能,但我们这方面的努力更加积极,在彼此增产的同时,差距将保持不变。大马有向哥伦比亚提供谘询服务。
改变不了的是哥伦比亚的气候及土质,还有棘手的病害问题,例如芽腐病、突发枯萎病及红轮病。我们下个月哥伦比亚之行主要就是看亚洲没有的病,策划防治方针。
为了改善小园主的经济地位及生活素质,哥伦比亚以及周边国家如厄瓜多尔、洪都拉斯、秘鲁、哥斯达黎加等国的政府有所谓的“含盖模式”给小园主提供借贷、技术援助及其他方便种植油棕,这一来小园主也就不必偷种非法植物,而榨油厂的鲜果串来源也多一层保障。
近10年来,哥伦比亚油棕小园主增加了25%。
文:朱乾海博士 (橡胶研究专家)(南洋商报) 2012-08-22 12:00

产量供过于求桔农转型 金桔加工拓新商机

有道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同样的,金桔好价,也不是天天有。
因为金桔容易栽种及照顾,一度价格唱好,10年前吸引国内许多的种植业者一窝蜂加入栽种行列,最后因过量的栽种使到产量供过于求,市场上金桔价格在近年已节节败退。
种植者为免面对亏损,都急着寻求对策,有者成功转型投入金桔加工业,把金桔研制成金桔酸梅汁,为金桔开拓新商机。
通过金桔加工,已使到桔农可攻可守。
直弄埠,是拉律马登县内的农作业区。
10年前,从事种植业者也看准金桔的广乏用途,是著名的观果植物,尤其在农历新年,大多数人会购买一两盆摆设家中,图个大吉大利。
此外,金桔在饮食方面增加特定食物的风味,也可冲泡金桔水,市场需求高,受到种植业者的青睐、大量投资栽种。
当时金桔的批发价格每公斤介于2令吉至3令吉,前景良好,但在2、3年前,由于产量大增,使到批发价格跌至每公斤1令吉,在金桔贱价之际,种植者纷纷寻求加工业改善劣势,重拓商机。
桔树喜阳光忌积水
金桔树与其它的水果相比,在照顾上,相对省工省时,就如番石榴需要花费人工以果套包裹,避免果蝇叮毁,金桔则无此需要。
桔树对土质的要求不高,喜温暖湿润,但忌积水,要在排水性良好的泥土种植。
由于桔树喜阳光,阳光照射充足有助桔树长得更健康。
种植桔树无须经常施肥,只需每月施肥一次,确何桔树健壮,果实硕大饱满。
洪锦福:供过于求 金桔贱价至明年农历年
太平丰林企业有限公司董事主席洪锦福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表示一旦果实的批发价每公斤低于1令吉,农家就无利润可赚,而且从目前市场生产过量来看,金桔的价格将持续贱价至明年的农历年。
他指该公司原本种有60英亩的金桔园,惟一年多前,在掌握行情资讯后,就逐步把金桔园翻种罗汉番石榴,目前仅剩下约10余英亩,且都是超过10年树龄,生产量已减少。
他说,早前金桔价格良好,大家竞相大事栽种,尤其是柔佛州大批生产,使到金桔供过于求。
陈勇全:丢弃浪费 研制金桔酸梅汁反应好
太平直弄淡不落的陈顺发食品企业,是一家成功转型的桔农。
少东陈勇全(36岁)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在餐饮业用途上,果皮呈金黄色的成熟桔子不受欢迎,不能再销售。
“如果就此丢弃显得浪费,于是,我们在3年前研制了金桔酸梅汁及推出市场,反应良好。”
陈勇全家族所研制的金桔酸梅汁是由“Cinta-cinta FoodTrading”企业来经营,现时生意网扩至吉隆坡、吉打、槟城、怡保及金马仑。
他说,每年制造金桔酸梅汁约2次,都是看准金桔大量盛产后,在贱价时就大批购入。
他说,除了本身的桔园生产的金桔外,每次都会向外购入约200箩,一箩约60公斤。
他说,果汁以果实硕大的成熟桔子来腌制,材料有糖、金桔、水、酸梅及盐,可谓下足料,确保品质。
金桔酸梅汁可润喉
腌制过程很繁杂,每一颗的金桔都要清洗干净,然后切掉金桔头梢,将酸梅塞进金桔内,密封腌制3个月。
陈勇全说:“3个月开封后就包装,有大小不一的包装,计有15颗包装、40颗及50颗包装,每颗可冲泡一杯果汁。”
他说,腌制的金桔酸梅汁,并非每次都100%成功。金桔酸梅汁酸甜芳香,具润喉效果,尤其是含有酸梅的金桔可连皮食用,汁多味美,是精华所在。
制造金桔汁工作繁重
由于目前白糖涨价,使到腌制金桔酸梅汁成本增加,利润降低。
陈勇全说,以前50公斤包庄白糖,价格50令吉至60令吉,但是如今翻倍,加重制造成本。“其实制造金桔酸梅汁,工作繁重,并不简单,所以市场上也只有10多家制造商。”
修枝可控制桔树高度
常见的桔分观赏桔和可食用桔两类。
桔比橘要小,水分足,甜度高。
桔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米,通常无刺,分枝,要适时修枝,方便采收。
陈勇全说,每3、4个月修枝,可以控制树的高度,工人只要站着就可采收,也可免除消耗树木的养分。
他表示修剪是也让金桔花繁果硕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促使新枝的成长及开花,收成会好些。
果实含丰富维生素A
金桔果实含丰富的维生素A,可预防色素沉淀、增进皮肤光泽与弹性、减缓衰老、避免肌肤松弛生皱。
也可预防文明病,更能理气止咳、健胃、化痰、预防哮喘及支气管炎。
金桔亦含维生素P,是维护血管健康的重要营养素,能强化微血管弹性,可作为辅助调养食物。
金桔果皮比果肉甜
金桔80%的维生素C都存于果皮中,果皮对肝脏之解毒功能、眼睛的养护、免疫系统之保健皆颇具功效,而且金桔的果皮比果肉甜。
嫁接法繁殖收成更快
10年多前金桔市场潜能良好,而且投资成本低,太平直弄淡不落一带,不少农民大量栽种金桔。
陈勇全的父亲陈顺发(70岁),也种了数英亩的金桔。
陈顺发说,金桔的用途广泛,餐饮业天天对金桔有需求,尤其食物煮炒方面的用量高。
他说,商业种植的金桔,一般不采用播种方式,常用嫁接法繁殖,可以更快有收成,提高经济效益。
“桔树种植半年后开始有小收成,一年的桔树有稳定的收成,2至4年的树是结果实的高峰年;10年桔树尚可收成,但产量减少。”
他说,金桔长年开花结果,有时可长得整棵树果实累累,从开花至果实可采收逾2个月时间。
他说,金桔成熟以后的颜色是金黄色,但供应市场的金桔,则不能待果皮转金黄色时才采收,而是在果实长得大颗,果皮由粗糙转光滑,尚青色时就采收。

独家报道:黄清琴  (南洋商报) 2012-08-15 12:02

种植公司出远门

近5年期间,2011年的原棕油价一度飚升至每吨3283令吉的高峰,难怪有文章形容油棕相等於印钞机(见环球油与脂商业杂志2012年4月-6月刊)。
棕油高价自然吸引更多人种植油棕。但是种植的问题,其荦荦大者莫过於缺少土地及工人。有雄厚财 力和管理大师的企业可以跨出国门,放眼海外。没有这种条件的公司只好留在本国,在地势、土质(包括泥炭土)、气候不太适合油棕的地方种植。如果管理到位, 每公顷产鲜果串20吨,榨油率20%,每公顷油产量还可得到4吨,比其他产油作物如大豆、向日葵或油菜都高。这里我没有提到人工。工人泰半是流动性时,需 要工人不多,希望船到桥头自然直。
大马和印尼生产棕油占世界总产量85%,直接和间接雇用员工820万人。至於橡胶,世界722万公顷的橡树需要120万人管理及割胶。橡胶每4公顷需要1工人,油棕每7-8公顷需要1工人。工人的需要比例,橡胶比棕油高。
2020新添工人须达100万人
油棕和橡胶的前景如何?从世界人口增加、生物燃油需求及工业进展,棕油和橡胶的市场会持续扩大。估计到2015年,新种油棕将会增加325万公顷,到2020年增加700万公顷。以每公顷需要工人7人计,到2020年新添工人必须达100万人。
到2015年新添油棕园325万公顷,管理层人员经理级需1600人、副经理3300人、督工 6500人。到2020年这些种植专业人士必须增加1倍。大马有种植经验的人材会一直受聘到海外园丘服务。在印尼园丘工作的大马人众多,这些人也会辞印尼 职,接受更远地方工作的挑战。
在印尼置地种油棕或橡胶的大马种植公司不在少数(例:森那美、联邦土地发展局、吉隆坡甲洞、 Wilmar、云顶种植、IOI、陈顺风资源、东方实业、IJM等)。有人索性採取蓝海政策,到非洲大陆及南美洲开发。世界银行2012年的报告指出,非 洲的工人人口目前已达5.82亿,到2040年将增至11亿。
世界有一半的新农耕地遗留在非洲大陆,不过到非洲种植必须心理有所准备,面对的问题包括森林地的保留、棘手的社会问题、雨量及干旱时间的领悟,还有一些争议性课题。
森那美开发4.4万公顷种植地
尽管如此,森那美在利比里亚的除贫计划开发了4.4万公顷种植地。
种植公司在海外投资不一定限於上游种植,欧美有熟练的技工,普遍机械化,农业发展的版图可伸展到欧美,例如最近上市的土展创投在加拿大的魁北生产大豆及canola产品,在美国麻省生产油脂化学品。
文:朱乾海博士 (橡胶研究专家) (南洋商报)  2012-08-08 12:26

Thursday, 9 August 2012

有利公司推出有机液状肥料 油棕树也打补针

在医学上,直接把药物注射进入人体,可取得非常快速的药效。很多人却不知道,除了人,树也可被“打针”。

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棕油生产国,处处都可看到油棕树。一直以来,约99%的油棕园主均採用“粒状”肥料施肥。

直到3年多前,本地一家肥料廠商研发了液状有机肥料,向油棕树“打补针”。这种针法,甚至驚动了印尼市场,不少园主开始向大马下订单,可说针针见“钱”……。

采“钻洞注射技术”施肥

“有利液状有机化合肥有限公司”(YULIORGANIC FERTILIZERSDN BHD)研制一种“液状”有机肥料,已在近期内推出市场,在国内为油棕树“打补针”。

此种有机液状肥料在一些园主使用施肥後,发现它对油棕树、棕油果、土壤等均有很好的效果,转用此类液状有機化肥肥料。

液状肥料是採用“钻洞注射技术”施肥,即是在油棕树树干離地面约3尺处钻一个约8寸深的小洞,然後把一支长约5寸的塑料管(PVC)插入钻孔,过後通过该洞灌入液化肥便完成。

每相隔约3个月,需再重新注入化肥,这显然與粒状化肥的土壤施肥方法回然相异。该液状有机肥料能有效的复原已感染疾病的油棕树,从而让无生产力油棕树重新恢复生产力。

肥料吸收率达95%

通过实施树干注射技术,肥料的吸收率高达95%,从而有效地排除天气因素,特别是在雨季时,採取传统的土壤施肥,往往会造成因过度施肥而浪费的问题。

这种技术也将确保足够和充份的营养供给,不会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干扰。因此,实施树干注射技术是一个更加稳定和保证油棕树全年提供持续的产量。

有利液状有机化合肥公司执行董事主席陈景书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其公司生产的液化肥是採用多种有机矿物质原料,及引进德国高科技配方研制而成,不含任何化肥激素,並获得我国及印尼的化验验证,是纯纯正正的“有机”液化肥料。

他说,採用YULI液状有机化合肥的主要优点是(1)成本节省高达20%至30%、(2)有效的复原无生产力的油棕树和提高棕果生产效率高达30%、(3)油棕树对肥料的吸收率高达95%、(4)更加环保及零浪费、(5)不让土壤条件影响生产力。

“通过树干注射,不会伤及树身的成长。”

可预防“灵芝病”

YULI液状有机化合肥可每年节省高达35-60%的使用成本,比土壤的传统施肥更低廉。打过针的油棕树,平均生产率也将提高到30%,产量和含油量较高。

根据多名曾经採用过此类液化肥及钻洞注射技术施肥超过3个月的油棕树小园主反映,他们均对此液状有机肥料深表满意,在採取此新式的肥料後,他们发现油棕树身更加茁壮,青枝绿叶,棕果大而结实,收益增加。

他们认为此类液化肥可预防油棕树感染各种病症,特别是让园主感到烦恼的“灵芝病”

(Ganoderma),因此油棕树一旦染此种病症,就像人类罹患末期癌症,就没法治愈。

好友园主大力支持

营业经理陈景山说,萬事起头难,回想当初他向许多油棕园园主推介此类产品及树干注射技术时,多数园主均对此新概念表示怀疑,及拒绝使用其液化肥料。

“还好,其中一些好友园主均给予他大力支持,並在部份农园採用此类产品及改用树干注射技术施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当园主採用此类新产品幾个月後,果然发现其效果特佳,棕果增产,油棕树更加健硕,园主都表示称心满意,也另强他向外推销此产品的信心,紧接著销量暴增。

他说,此类液状有机化合肥以塑制桶包装,每桶10公升的液化肥,可注射3英亩油棕树(约160棵),目前每月销量约3000至4000桶,加上印尼油棕园园主的订购,相信销量将日益增加。

为树“打针法”

●3英尺以上高度的油棕树都能应用树干注射技术。

●使用方法是将树干钻洞8英寸和将5英寸的PVC管插入钻孔,然後通过PVC管注入液状有机化合肥。

●4个星期后就能见效。

●初次注射液状有机化合肥後,果实会更红和更多油汁。

●液状有机化合肥优点
独家报道:陈驹 (南洋网) 2012-08-01 15:06

Thursday, 26 July 2012

农民悲歌,无地耕种! 全国60%农民 等合法化耕种

根据农业部的报告,大马农民年產80万公吨蔬果,约值12亿令吉,但仅有40%的蔬果获农业生產奖掖金,每年约有2000万令吉,而其余的60%农民则因为在非法土地上耕种而无法受惠。

在非法土地上耕种,对农民一点保障也没有,基于不知何时会被迫迁,所以无法安心引入新技术投资,更无法配合国家擬定的粮食增產计划。

马来西亚菜农总会主席陈苏潮表示,政府应慎重看待农民需要,並早日落实耕者有其地计划,让国內的非法农耕地合法化。其实,我国拥有大片適合发展粮食生產的农耕地,遗憾的是,政府没有好好利用,任其荒废!

他说,根据农业部统计,全国超过60%的农民都在非法土地上种植蔬果等农作物;试想想,若有天这些农民全被禁止耕种,我国的粮食会否出现问题?到时候需要花费更多钱从国外进口蔬果食品,受苦的就只有人民。

他向《东方日报》表示,我国每年大概需要106万公吨的蔬果,才能应付全民需求;但是在2010年,我国农民最高只能生產80万公吨的蔬果,加上其中23%需出口到新加坡,因此我国需要从国外进口约50万公吨的蔬果。

缺人力奖掖金

「根据菜农总会的统计,国內在非法地耕种最严重的州属,分別是霹雳州及雪兰莪州;其中霹雳州估计有70-80%土地是非法耕种,而雪州也有超过50%是在非法地耕种。」

「必须正视这种情况,政府应儘快协助农民解决非法地种植问题。」

他希望首相拿督斯里纳吉,能配合一个马来西亚经济转型计划所推展的政策,把土地分发给全马的菜农果农,规划粮食生產特区,同时把在非法地耕种的农民纳入为粮食生產特区的一分子,绝对可促进国家经济成长,朝向国家农粮自给自足的目標。

陈苏潮说,农民除了非法农耕地外,其他两大问题是外劳严重短缺及农產品奖掖金事件。

「300名来自全马各州的农民,曾在本月7日向华总提出3大诉求,要求政府正视。这3大诉求包括要求政府恢復蔬果生產奖掖、简化外劳申请手续及『合法化』非法耕地,並发放耕地让耕者有其地。」

他说,许多农民第二代都不再从事农业,因此需依靠外劳来负责照顾农作物,若是人手短缺,有土地也无法耕种出农作物;因此,解决非法土地及人手问题,是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了合法化的农耕地,有足够的工人工作,农民才会下本投资研究提升农產品增產,到时候政府的奖掖金就能发挥作用。」

霹州6千英亩农地待合法化

霹雳州是全国拥有最多非法农业地的州属,不过近期州议会却捎来好消息;霹雳双溪古月菜农公会秘书蔡永福说,州政府已经批准5个地区约6000英亩农业地,让农民以租借30年的方式,在土地上合法耕种。

不过,他也表示,目前尚等候政府批准阶段,只有待土地真正转换成为农耕地,並把相关租借合约等资料移交到农民手中,农民到时才可安心庆祝。

他说,若此事最终成功,这將是州政府几十年来,批出最大面积农耕地给农民的一次,而且受惠的农民超过90%是华裔。

他指出,这5个地区,分別是双溪古月、美罗冰水河、也南、拱桥及瓜拉美金。其实,这项计划,数年前在前首相时代便已宣佈,惟至今还是只闻楼梯响,未见人下来。

30%漂白外劳回乡

「霹雳州是全国生產蔬菜最多的州属,该州生產蔬菜供应全国,尤其是檳城、吉隆坡及新加坡市场。我们希望能在下届大选来临前,这6000英亩农耕地问题能解决。」

询及霹雳州究竟还有多少农耕地属非法地时,曾担任霹雳州菜农公会协调工作的他表示,至今仍未有確实统计,他联络霹雳州另4个同业公会,估计至少70%的农耕地都属于非法地,实际情况可能更多。

谈到菜农所面对的另一个棘手问题,蔡永福说,有了6P漂白计划,许多菜农的非法外劳工人都已漂白;惟这问题与农耕地合法化是一体的,碍于土地还未合法化,许多农民也无法合法聘请外劳工作,只能鋌而走险,聘请非法外劳工作。

「现在经6P漂白计划后,许多外劳也拿到工作准证。最近更因为靠近穆斯林的斋戒月及开斋节,一些印尼外劳,在漂白之后便飞回乡准备过节。」

他指出,这些外劳多年来不敢回乡,如今取得合法证件后,才返乡过节;目前估计7、8月之间,农耕业外劳短缺將非常严重,估计有30%的外劳都回乡了。

瓜冷99%小园主 弃蔬果改种油棕

马来西亚菜农总会副主席洪国清表示,雪州瓜拉冷岳,在独立前后是我国闻名出產各种蔬菜瓜果的地区,惟到了今天是一地难求,几乎99%的小园主都改为种植油棕。

他说,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近30年来,该区的种菜地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都是油棕;许多菜农都向小园主租借农耕地耕种,但是后来都被赶走,因为种植油棕比出租给菜农带来更高收益。

「许多原本种植果树或咖啡豆的小园主,在70、80年代也纷纷把果树砍掉,油棕成为新崛起的农作物。根据瞭解,目前仅存的果园,也不到1%而已!」

他说,在瓜拉冷岳,目前剩下的农耕地大都是森林保留地,若是政府再不批准新的农耕地,该区菜农何去何从?他指出,雪州目前比较有规模的种菜地点,只剩乌鲁音、瓜拉雪兰莪及瓜拉冷岳;而雪州生產的蔬果,主要供应中马、怡保及新加坡。

斋戒月人手吃紧

「我自己的菜园则在万津,这里的菜农绝大部分都是在非法地耕种,这里出產的农作物包括各种姜、香蕉、番薯、木薯及玉蜀黍等。」

洪国清说,除此之外,虽然聘请外劳工作已逐渐看见曙光;惟最近斋戒月及开斋节即將来临,那些到马工作十几年的,都不太返乡过节;这一次却因为6P漂白计划而取得工作准证,于是便趁这个时期返乡探亲。

「外劳多年因没有合法文件而不敢返乡,这一次漂白后便先请假一两个月返乡过节,过后再返回工作。」

根据他估计,雪隆一带从事耕种业的外劳,返乡人数几乎占30%;目前市场上严重短缺工人,估计接下来的两个月都会维持这样的情况。

他表示,近年来印尼的农耕业发展也很蓬勃,印尼也开始种植油棕等高收益农作物。若当地待遇改善,能有更佳收入,相信这批返乡的外劳会留在印尼从事油棕业而不再返回大马工作;他估计至少会有10%的外劳不再返回大马。

为生计非法耕种

巴生滨海区菜农公会主席陈华山则表示,从万津、仁嘉隆到丹绒士拔滨海区,约有3000英亩的农耕地,是从事种植蔬果类,惟绝大部分都属于非法农耕地,农民希望州政府能让这些土地合法化,让农民种植农作物。

他说,其实在前朝政府期间,即2008年初时,当地菜农才获得前朝政府批准租借10年农耕地,从事种植蔬果;惟在改朝换代之后,雪州民联政府却取消原有合约。

「我们多次与雪州政府交涉,目前还未有明朗化,许多农民都担心一旦政府再来驱赶他们,农民將没有退路了,因为雪州再也难以寻获一块新的农耕地,就算有也要花大笔成本去开垦森林保留地,这是不可能的事!」

他指出,前些日子,地方政府执法人员前来驱赶万津一带的菜农,並把一些农作物推倒等,让农民血本无归;不过,为了生计,农民还是不得不继续非法耕种。

因此,他表示,该公会希望州政府能考量我国粮食產量逐渐减少的情况,批出更多农耕地让农民合法种植,以增加国家粮食產量,减少依赖进口蔬果。

雪州发展蓬勃陷无地耕种窘境

雪隆菜农公会主席刘少华感慨地表示,雪州虽然贵为先进州,各方发展取得佳绩,惟农业发展则逐渐没落,已被屋业发展计划取代,如今雪州剩下的合法农耕地少之又少,不足50%!

他说,另一个更可悲的是农民没有农耕地,需要非法开发土地耕种,成为没有土地的农民!

「雪隆菜农公会旗下永久会员人数逾300人,会员来自蒲种、沙登、加叻、乌鲁音及仕林河一带;目前本身拥有土地,依然在从事农耕的会员只剩1/3,约100人而已!」

他指出,其他绝大部分农民,老一辈的已退休,其他大部分转行成为蔬果小贩或其他行业。

「我自己也退休7、8年了,如今继续接掌公会主席,是以自己过去耕种的经验,提供给其他会员,协助他们解决耕种上面对的问题。」

他指出,自己在70年代是在梳邦一带耕种,后来因为发展洪流搬迁到蒲种,后来蒲种也发展起来,再也找不到种菜的地,他也顺势退休。

刘少华指出,雪州许多菜农跟他一样面对同样的遭遇,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蓬勃的梳邦、沙登、无拉港及蒲种,农耕地逐渐被房產业取代,仅存的农耕地则种植高经济效应的油棕!

「同行之间,有些则搬迁到其他地区继续进行农耕业,其中部分搬迁到乌鲁音;其余则跨洲耕种。」

据他所知,至少有5、6个同行,到士林河及加叻一带耕种,因此他们的会员才会有来自这两个地区的农民加入。

根据他所探知,在雪州仍有的农耕地,包括乌鲁音还有400英亩左右、根登(约100英亩)、蒲种(几十英亩)、士毛月(几十英亩)、滨海区包括万津(超过1000英亩)。这些地区,合法农耕地占约半数,其余则是非法地耕种。

「我们希望雪州政府能够批准,把现有仅存的土地,划分为农耕地,并合法化批给农民继续去种植蔬果等农作物。否则,雪隆地区將因发展蓬勃而陷入无地耕种的窘境,那么我国的农耕业將受到严重影响。」

询及这些年,政府是否曾拨出农耕地,他透露,在1998年的经济萧条的时候,前首相敦马哈迪曾呼吁州政府拨出土地给人民耕种,惟当时获得土地的大部分为巫裔及朋党,绝少农民获得土地。

唐龙英 报导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

Wednesday, 25 July 2012

菜農悲歌唱不完(三):減產漲價消費者吃貴菜‧柔南菜農哀唱人手荒

翠綠的蔬菜園,背後是辛勞與汗水;日曬雨淋、沉悶乏味的菜園工作,讓不少人對此嗤之以鼻。數十年來,菜農依靠外勞照顧耕地,但政府在外勞申請程序方面“諸規諸矩”,導致菜農長期面對的“人手荒”日趨浮出台面。
“人手荒”日趨嚴重,菜農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減產,這無形中導致菜價上漲,消費者也只好吃貴菜。
蔡永福:人手荒與政府政策有關
居鑾縣菜農公會主席蔡永福告訴《星洲日報》,礙於人手不足,耕地缺人打理,菜農只好讓部份耕地荒蕪;若執意種植不減產,損失更慘重,畢竟菜園工作繁雜,一個員工不能肩負2個員工的工作量。
他表示,2006年開始,菜園人手荒日趨嚴重,加上工資成本提高,促成菜農被迫減產,菜價也因此上揚;以他所種植的葉菜為例,往年此時期的批發價是在每公斤1令吉以下,但隨著菜農減產,價格已上揚至每公斤1令吉80仙左右。
菜園缺乏30%勞工
“我的菜園目前缺乏30%的勞工,部份土地沒人耕種,產量被迫減少。”
他說,人手荒不解決,菜價將持續上揚。至於價格何時能回緩,與政府的政策息息相關。
他也說,本地菜園若員工充足,產量被控制,除了能回緩價格,我國也不需要再依靠外國進口本地也能耕種出的蔬菜。
等官員回覆遲遲無下文
外勞申請程序過度繁雜
蔡永福坦言,外勞申請程序過度繁雜,存在太多的繁文縟節。
“申請外勞的程序,先是向農業部提出申請,證明自己是菜農,由該部發出推薦信,菜農接著依據該推薦信再向人力資源部申請所需的外勞。”
他說,申請時,部門官員聲稱一個月會給予回覆,但拖了3個月,甚至是6個月,依然遲遲未有下文。申請到了,業者還要大老遠到總部,為外勞還人頭稅。
“菜園工作辛苦,工作時間長達12個小時,外勞在本地工作的限期雖從原有的5年延長至10年,但他們大部份做了2至3年就回鄉、有些則在中途逃跑,因此菜農每年都需申請外勞,但有關當局往往百般為難,有時申請50個,卻只批准4個。”
合法化外勞趁機轉行
他也說,6P漂白計劃實施後,其菜園申請的外勞遲遲未有下文,原有的外勞仗著自己已被合法化,趁機轉行。
“6P漂白計劃實施階段,我的菜園少了30至40%的外勞;而我在2010年6月向當局申請90個外勞,迄今仍未有回覆。”
他說,6P漂白計劃後,現有的外勞頻要求加薪,而菜農為了讓外勞更勤奮工作,也只好以“割多少,算多少”的方式,計算薪金給他們。
盼政府提供一站式服務
與菜園相伴35年的他坦言,早在90年代,菜農就面對員工不足的問題。令人遺憾的是,菜農公會一直都有與官員討論此問題,但相關的部門有時未按照中央的指示,各自為政,造成申請程序沒有統一的標準,加劇問題的嚴重性。
他希望政府能提供一站式的服務,簡化申請外勞的程序。
質疑政府為何沒津貼菜農
此外,他也質疑,我國政府給予稻農津貼,漁民也享有津貼,但為何菜農卻是一分錢都沒有?
他說,政府曾在2008年頒發菜農糧食輔助津貼,但一年過後卻不再頒發,對同樣為國家生產糧食的菜農們非常不公平。
風災的破壞,政府按園主賠償,無論是20畝,還是2畝,一律只賠償2千令吉。
蔡興隆:若菜農減少不利國家經濟
“菜農製造外匯,以農利國,刺激經濟成長,為何要那麼的卑微?
永佳種植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蔡興隆坦言,菜農要求一站式外勞申請程序並不過份,但政府諸多限制,問題沒完沒了。長期出現的“人手荒”衍生骨牌效應,影響菜園的運作。
他說,若問題持續,菜農恐轉種油棕,因為種植油棕所需的人力較少,但若菜農日趨減少,對國家的經濟成長將構成不健康的影響。
他認為,我國務農的天時地利都具備,但政府卻不重視菜農發展,技術發面也見提昇,反倒是農業部派員到菜園來請教。(星洲日報/大柔佛)

菜農悲歌唱不完(二):擺脫不了“三困”衝擊‧新港18支菜農掙扎求存

早在五、六十年代,禮讓縣東甲蘇洛路菜園芭因曾是南馬最大產菜區而聞名新馬,惟在長年勞工短缺的情況下,目前僅剩四、五名菜農還在掙扎求存。
70年代後開發的禮讓縣新港18支作為目前柔北唯一主要產菜區,當地40戶菜農如今卻重覆唱著同一首悲歌,令人感慨。
新港18支的菜農表示,菜園目前面對20%勞工短缺的問題,由於在菜園工作需要在烈日下曝曬長達8小時,因此很多外勞都望而卻步,導致一些園地的蔬菜即使已可以收割,菜農卻分身乏術。
採半機械化紓緩外勞短缺
為了紓緩外勞短缺的困境,菜農在一些工作上已採用半機械化,如培植菜苗、犁地等,但是當務之急仍是政府必須對症下藥,徹底解決國內外勞短缺的問題。
菜農大約1975年開始,在新港18支一帶開發菜園,直至80年代,在擁有優質的水源及肥沃土地的先天條件下,原本的笆場地段獲大量開墾,成為目前佔地達500畝的菜園。
新港18支菜園以種植葉菜類為主,主要供應到馬六甲及柔北一帶,即永平、峇株巴轄、麻坡、東甲、昔加末、利民達。
新港18支菜園每月生產1千200公噸蔬菜,相等於每天平均40公噸以上。雖然柔北其他地區,如東甲、麻坡等地也有菜園,但所佔的比例不大,無法自供自給。
在新港18支菜園尚未開墾時,東甲蘇洛路菜園芭是南馬最大的產菜區,產量主要出口到新加坡,但隨著農友日益老化和缺乏勞工,部份菜農紛紛改行,或把菜園改種番石榴、木瓜、水蓊等水果。
雖然菜園大部份已改種植水果,但是本地人對農業領域興致缺缺,加上越來越難找到願意到園地工作的外勞,以致當地農友仍無法擺脫缺少勞工的困境。
陳志強:未獲政府資助
菜農無法脫離困境
協助父親打理菜園已4年的陳志強(22歲)表示,在一些以農業為主的地區如中國、台灣等地,當地政府在協助發展蔬果種植業領域上都扮演著積極的角色,同時提供各種津貼,反觀我國政府卻從未為菜農和果農提供任何津貼。
他舉例,台灣農業局官員每個月都會親自到菜園視察,瞭解菜農所面對的問題,並迅速協助解決問題。
他說,本地蔬果農面對的最主要問題是我國蔬果種植面積不變,市場需求也不變,唯獨勞工短缺,但政府卻沒有積極協助解決農民的困境。
他指出,他的菜園在最鼎盛時期多達120名外勞,目前僅剩70人。
他指出,農業是最需要勞工的領域,尤其是蔬菜種植業,因為很多工作都是無法用機械取代,但基於勞工不足,菜農在一些工作上也採用半機械化,如培植菜苗、犁地等。
他說,雖然政府致力提供技術培訓,甚至出國進修課程,但是空有外國的技術,卻沒有引進供當地使用的原料和機械,也是無用武之地。
劉亞明:本地工人難請
農友紛紛改種本地水果
麻北菜農公會主席劉亞明(62歲)表示,東甲蘇洛路在50年代是南馬最主要的產菜區,由於薪金少、工作辛苦,本地年輕一代都對農業工作興致缺缺,加上外勞不足,以致許多農友改種番石榴、木瓜等水果。
他說,該會共有270名會員,絕大部份的菜農皆來自新港十八支,目前在東甲的會員共有百餘人都是種植番石榴、木瓜,僅剩區區的4、5名菜農還在菜園耕作。
擁有40餘年農耕經驗的劉亞明,本身有近80畝園地,也曾種植蔬菜,惟於7、8年前,他開始改種植番石榴和木瓜。
他說,一般上一畝果園需要2個工人照料,意味他需要40名員工才能應付日常的果園工作,但是他目前僅有10餘名員工,工作量因此顯得非常繁重。
劉亞明也表示,農友對於政府沒有提供津貼及解決勞工短缺問題,都已感到心灰意冷。(星洲日報/大柔佛)

菜農悲歌唱不完(一):鬧人手荒‧沒獲津貼‧耕地非法‧“三困”癡纏柔菜農

菜農天天烈日下揮動鋤頭,為全國各地人民提供新鮮的蔬菜,甚至還出口蔬菜到鄰國,為國家賺取外匯;然而,日日勞作的菜農,換來的卻是長期沒有獲得政府津貼輔助,再加上耕地不足,外勞又難求,使柔佛州菜農的悲歌多年來不曾停歇。
柔佛平原菜年產30至40噸
馬來西亞菜農總會主席陳蘇潮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表示,柔佛州是我國主要的平原菜供應州屬,佔了全國平原菜總產量的60至70%。
“根據農業部的報告,大馬菜農年產80萬公噸蔬菜。其中20萬公噸是來自金馬侖的高原菜,平原菜的全國總產量每年則達60萬公噸;如果以此類推,柔州平原菜年產應該有30至40公噸。"
開齋節後將更缺勞力
他感慨,雖然柔州菜農為我國的蔬菜供應做出貢獻,但州內菜農除了長期沒有得到政府的津貼輔助,近幾年還出現了外勞難求的現象,勞力短缺的困境恐會在今年開齋節過後加劇,令州內菜農雪上加霜。
他說,由於菜園的外勞有99%是來自印尼,眼看開齋節即將到來,外勞都會回國度假,按照近年的趨勢,10名回鄉過年的印尼外勞當中,就只有3人會在過節後重回工作崗位,不禁令菜農擔憂勞工短缺問題屆時將惡化。
有批准信也未必請到人
柔南缺30%外勞柔北20%
陳蘇潮說,由於缺少人手,蔬菜無人收割,一些菜園甚至會因此而荒廢。其中,柔南估計欠缺30%的外勞,而柔北也有20%外勞短缺的問題,因此外勞短缺是目前最迫切需要政府儘速解決的問題。
他告訴《星洲日報》,每一英畝菜園平均至少需要1至1.5名員工,但柔州近兩三年外勞短缺日益嚴重,尤其在政府推行6P非法外勞漂白計劃後更加劇短缺的情況,以致加重現有外勞的工作量。
他說,由於菜園的工作比較辛苦,薪金也比不上建築業、服務業,目前即使拿到政府的外勞批准信,也未必請得到工人。
柔北逾半是年輕一代
柔南菜農青黃不接
陳蘇潮也向本報分析柔南與柔北兩區菜園的現狀,他說,全柔以柔南產菜量最多,並出口到新加坡;峇株、古來的菜園主要是以種植藤菜類為主;新邦令金、烏魯地南、嗎什則是葉菜居多。
談到柔北的情況時,他表示,禮讓縣新港18支是柔北主要產菜區,佔地500英畝,都是小規模的菜園,但每年可以生產出1萬5千公噸的蔬菜。
他說,由於缺乏新生力軍,柔南菜農趨向老化,出現青黃不接的問題,加上員工流動性頗高;相比之下柔北超過一半的菜農都是年輕一代,為蔬菜種植業帶來新的景象。
菜農希望獲平等對待
但兩地菜農卻同樣是長年在未有政府津貼的情況下自力更生。陳蘇潮說,菜農無法接受的是,同樣是為我國提供糧食生產,稻農、漁民都能持續獲得津貼,唯獨菜果農未能獲得任何津貼。
他說,倘若政府恢復2008年時提供的每噸蔬菜81令吉的津貼,相信有助於減輕成本的高漲。
他表示,菜農只希望獲得平等的對待,可是相比之下,稻米的津貼是每公噸1千令吉,他遺憾政府在發展稻米和蔬果領域持有很大偏差。
近年來棕油價看俏
菜農租新耕地困難
談到非法耕種地的問題時,他說,柔南菜農較有這方面的困擾,而柔北大部份都是向園主合法租借地段來種植蔬菜。
不過,隨著近年來棕油價看俏,菜農要租借新的耕地來種植蔬菜也非常困難。
他也談到最近州政府宣佈在哥打丁宜開發2千500畝地段供農民申請一事,可惜未有任何下文,而且2千500畝在菜農看來仍是杯水車薪,無法應付整個柔州蔬果業對於農耕地的需求。(星洲日報/大柔佛‧報導:蔡慶鳳)

Wednesday, 4 July 2012

好山、好水、好土壤 “3好”种出王中王

(大山脚4日讯)“3好”种出王中王!因为好山好水,加上好土壤,让双溪里武打锡肚出产的“葫芦”,荣膺2012年槟州榴梿王中王奖项。众所周 知,浮罗山背享有“榴梿之乡”美誉,“猫山王”榴梿更是极品中的极品,然而,双溪里武的“葫芦”,竟然打败鼎鼎大名的“猫山王”,称霸王中王。来自威省的 榴梿极品“葫芦”业者廖文强,是于第二届槟州农民、畜牧业者、渔民日及合作社嘉年华会上,赢得该项殊荣。
双溪里武拥有气候和土壤优势条件, 源源不断的山泉水,泉水随着斜坡往山下流,滋养了园内百多亩的榴梿树,产出好品质的名种榴梿。榴梿园主陈潮荣(74岁)和经营业主廖文强(40岁)接受访 问时表示,其榴梿树龄超过40年,更有数十棵是百年老树。从前榴梿树一年只开花结果一次,在改良施肥管理方法后,该园的榴梿树一年结果两次。每年5月至6 月份,及11月至12月份,属于榴梿盛产季节。今年该园的榴梿树更是特别,至今榴梿树上还有榴梿未完全掉下,同一棵树上又见榴梿开花了。
廖文强:首次参赛就获奖
陈 潮荣说,园内栽种名种榴梿包括葫芦、猫山王、D24、101、红虾等,也有多棵百年榴梿树,所盛产的榴梿都是一等一的佳品。逾40年前,他从前园主手上购 下此地,园内原是橡胶园,不过,当时他决定铲平橡胶树,而改种不同品种的榴梿树。树龄越老产量越多,园内的一棵榴梿树大概可结出百余粒榴梿,每次可生产 300吨或20万粒榴梿。
1年时间研究和改良施肥
利用1年时间研究和改良施肥,即取得骄 人成绩,羡煞旁人。廖文强表示,为了产出“葫芦”王中王,他在2011年4月份,开始研究和改良施肥。这一年来,他真的花费了很多时间、精神、精力和功 夫。他说,这些研究和施肥招数都是不能公开的秘密,所以无法透露给大众知道。他笃定的说,榴梿树颜色越深或黑,果实品质肯定是佳品。光华日报 二零一二年七月五日 凌晨十二时十四分

具研究及观赏价值 玻州打造人工柚木林

柚木是世界公认的珍稀名贵树种,被誉为“万木之王”,柚木的稳定性是所有木材中最好的,而在缅甸、印尼被称为“国宝”,柚木所制成的家具是高档产品。
其中以泰国及缅甸为最佳,木质含油量最高,但因泰国已禁止砍伐,因此,缅甸进口的柚木为上品,闻名遐迩。
这种木中之王,具有保值商品,很多人却不知道,在小小的玻璃市在60年前,已开始通过人工种植广植柚木。在该州,柚木林共占地650公顷,该局配合森林研究局下,州内已种有37万5000棵柚木。
这真是,小州出硬木!
柚木是全世界豪华宫殿、高级别墅、豪华游轮、高级游艇、豪华车内饰的首选之材。
在西方市场,柚木已不仅是种装修材料,也用于作木器工艺筷子,它甚至成为一种保值商品,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
在欧洲国家,柚木是身分的象征,皇室选用柚木家具,豪华游艇甲板是柚木铺设,上百年历史的大教堂和古建筑都是柚木地板,而在中国上海外滩的漂亮建筑物,也是柚木地板。
近来,世界柚木资源出现萎缩,一些柚木出产国开始对柚木原料限制出口,而柚木传统出口国的泰国、印尼自80年代以来,已相继停止柚木出口,柚木天然林资源急剧减少。
玻州地势造就有利条件
在小小的玻璃市,沿路上虽可见到翠绿叶挺直的柚木树。
但玻璃市种植柚木将近60年历史,却鲜为人知,早在50年代已开始萌芽,如今,成为马来半岛最悠久的柚木园林,具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资产。
玻州的地势造就有利条件,气候的潮湿与炎热度,适合种植柚木,营造了我国最具规模的人工柚木林,在森林保留地开发一所柚木研究站,被誉为独特的国家生态遗产。
园林内设立柚木“复制库”,研究树种改进计划,改良柚木种植。
国内最多品种园林
马打亚逸森林研究局柚木园林625公顷园地,其中10公顷从1953年开始栽种,59年后的今天,园林内所汇集的繁多品种,创下国内最多品种的柚木集中园林,并列入大马纪录大全。
位于玻璃市知知丁宜区、距离马泰边境巴东勿刹10公里的森林研究局柚木园,拥有本地最好品种的柚木,并在园林栽种71种类柚木树,造就了一个柚木“克隆库”(Clonal bank),研究品种复制。
这个复制库在1994年开始,玻州森林局与大马森林研究院在联合经营的马打亚逸研究站,收集了源自泰国、印尼、印度、巴布亚新几内亚、缅甸、特立尼达、多巴哥及沙巴等地的柚木,所培殖混合种苗,拥有世界最优良基因型组合。
开放园景区拓展生态旅游
在玻璃市州森林局及马来西亚森林研究局(FRIM)配合下,在得天独厚的柚木园林,拓展为生态旅游,是国内唯一开放为休闲的柚木园景区。
这个生态旅游新景点,一窥柚木真貌与了解其珍贵景点,将为我国打造一个以柚木为主的生态旅游,有望促进玻旅游业为休闲核心,让更多人亲近大自然林海,有机会感受柚木林之旅。通过以大自然环境为概念的旅游配套,除了观赏树林的美景、扎营地,还可以鼓励中小学生认识环保。
园内设施包括100米长的树梢走廊,是一座依柚木而建的三角构型吊桥,离地面高6至17米,还有招待所、宿舍、露营地、教育休闲公园及柚木走廊。
投资柚木业前景看俏 私人界可申请绿色基金
马来西亚森林研究局研究员莫哈末加基博士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凭柚木在全球木质的名望,他乐观看待柚木业市场的潜能与前景,希望更多私人界和机构参与研发,带动种植业者,走向种植柚木趋势。
这名专长于树木育种改良的生物基因博士,负责协调马来西亚森林研究局马打逸研究站,他接受访问时说,私人界可通过国家木业绿色基金申请资金。
他欢迎园主及拥有种植地库的的种植公司,投资柚木业,该局将提供有关技术和各方的指导,为长远投资带来收益。
他说,由于价格比橡木偏高,柚木在国内木材市场不大。
培殖复制种苗
然而,这却是长远投资,因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在60个热带国家调查,全球柚木林资源和市场发展趋势与评估,显示全世界天然柚木林面积减少,柚木收益却指日可待。
“玻州从1953年开始至今,已有59年的柚木树共187棵,我们不会砍伐这些老树,而在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也扩大造林种柚木,最近的一次的播种是在2005年。”
他说,玻州柚木研究站,成为全国最大的柚木种子生产与品种收集中心,内设立种子培植及柚木复制库。
“我们准备从所汇集的71品种柚木树,培殖复制种苗,生产最好的品种。”
他述说其研究技术说,传统的柚木种植是用种子,而在该生物科技下的育种研发,测试芽殖复制,并探讨各个地方的品种特征,以培育高产量柚木树苗,高长大的配种,缩短成熟树龄,从15年减至10年或8年。
种植柚木造就环保
玻璃市森林局主任利祖安希望有一天,从玻璃市到柔佛,都能看到柚木林,广泛地推广柚木种植,它不只利润高,且为环境带来新鲜空气。
他希望更多人支持柚木种植,造就环保,为严重污染的城市注入绿色环保。
他认为,种植柚木较容易管理,无需费力保养,因此,荒废土地适合种柚木。
柚木小知识
柚木可当除湿机
有人说,柚木也可当成天然的除湿机,具有空气清净作用,有益健康。
据其保健功能,柚木屑浸水可治皮肤病,煮水可治咳嗽,紫柚木用在止呕,止痒、祛风,具有良好的医疗作用,而柚木的特殊自然香气,对人的神经系统有镇定作用。
柚木家具保健功能,根据现代医药研究,印尼红柚木饱含黄酮类化合物,对酷氨酸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能有效清除加速人体机能衰老的氧自由基,其抗氧能力较强。
柚木家具越久越金黄
由天然树木制成的实木地板对脚足有舒适感,使用安全,是自然环保的特点,而柚木家具的神奇,是它颜色会随时间长久越发金黄。
柚木的特征:
(1)含有丰富油脂天然物质,保持家具层面,坚固耐用,其香味可驱蛇、防虫、抗蛆。
(2)散发自然光泽金黄色,通过光合作用,氧化而成。
(3)材质硬度高,防水耐腐,有千年不腐的例证,含防潮、抗蛀作用,性能稳定极佳。
生长到成材最少需50年
柚木是生长在东南亚热带雨林中的一种阔叶乔木。原产地在东南亚国家,包括缅甸、印尼、越南、泰国及印度。
柚木(Teak、Tectona grandis)俗称胭脂木、血树,适宜生长温度:43—48℃。速生柚木和自然柚木的区别在于它的材质及树龄,而柚木是珍贵的,从生长到成材最少经50年,在自然环境中。
独家报道:张仰南南洋网)2012-07-04 14:56

以农立业:边缘化地带种植橡胶

砂拉越橡胶种植比较落后,近几年政府关注这问题,先是由大马橡胶局带动,在砂拉越开发大规模苗圃给橡胶小园主供给优良种植材料,后是政府拨款给小园主在2012年期间种植1万公顷橡胶。
超过1万1000小园主已申请翻种超过2万4000公顷的老树。州农业部收到8000多份申请 种植1万8000多公顷橡胶。RISDA则收到2800份翻种申请书。政府2011-2012年这方面的拨款是1亿9470万令吉,RISDA将动用 2650万令吉翻种砂拉越5000公顷老橡树,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翻种开支。
产业发展侵蚀农地
在大事发展橡胶种植的同时,因为传统的植胶地段愈来愈少,不是因为改种油棕,就是因为产业发展侵蚀了农业地。其他橡胶生产国如印度,因为要扩张现有的橡胶面积,而传统的橡胶种植区已饱和,也只好向非传统植胶地方发展。
印度和巴西都有特别的研究项目开发所谓的“边缘化”植胶地带以期改善当地人的经济以及提升国家的天然胶产量。
一个地方是否适合种植橡胶,应考虑的大因素包括雨量、气温、潮湿度、光照及风势。
其他因素是年雨量的平均分布、土质的好坏、林火、白蚁、野猪、种植材料来源、监督人材素质等。
在印度的非传统植胶区,我没有想到强烈阳光对橡树的影响,强烈光照不利光合作用,例如树种RRIM 600就因为夏天阳光过猛而减产30%。
在边缘化地区种植橡胶,“恶劣”的环境因素人力不能克服,但善用农艺技术可得到一些补救。例如苗株不宜太小或太大,最适合的是长有2层熟硬叶子的苗株。
选择树种影响产量
树种的选择也很重要,一定要选择长势快、开割初期就有好胶产的树种。这类树称为早熟树 (Early Starter),反之为慢熟树(Slow Starter)。举例PB 235是早熟树,开割第3年,传统地方的产量每年每公顷1650公斤,边缘化地方的产量1320公斤,少330公斤。反过来,PB 217是慢熟树,传统地方的产量每年每公顷为1340公斤,边缘地方的产量为750公斤,少了590公阿斤。
由此可见,单单选择树种,传统地方和边缘地方的产量就有160公斤的差距。
再以这二个早熟与慢熟树种为例,经过6年的开割,传统地方的早熟PB 235树围为53厘米,边缘地方的为47厘米;而慢熟的PB 217,传统地方的为48厘米,边缘地方的为44厘米。因此选择树种要考虑树种的遗传赋予的产量,还要考虑在边缘地带种植的树干增围率及产量。
朱乾海博士  (南洋网)  2012-07-04 14:51

Wednesday, 27 June 2012

侵蚀2万公顷稻田 金壳蜗牛最大害虫


(怡保27日讯)农业局全国总监慕斯达法指出,金壳蜗牛已成为国內稻米的最大害虫,被侵蚀的稻田面积超过2万公顷,而2010年我国稻田就因虫害影响收成,损失了3亿6970万令吉。

他说,当年金壳蜗牛侵害严重影响稻米收成,我国2010年稻米需求约230万公吨,惟国內產量只达160万公吨,无法应付需求,须从泰国及越南进口稻米。

「2010年记录显示,害虫影响国內稻米收成,因而损失了3亿6970万令吉。大马半岛的农业局观察后,发现稻田的害虫和疾病数据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他指出,该局希望农业服务供应商对此关注,在清理所提供的器材包括收割机、拖车等时,確保机械內没有害虫,以免有关害虫蔓延至其他稻田地区。

他今午在怡保出席启动农业机械流动管制研討会,主持开幕仪式致词时,如此表示。

慕斯达法说,2011年7月4日,农业和农基部签署一项在同年7月19日生效的文件,宪报上颁布金壳蜗牛和风吹谷为危险昆虫。该部通过物理、机械、化学物品等管道来杜绝此虫害。

虫害影响稻米產量

「我国稻米產量其实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但鉴於一些疾病及虫害的因素,影响稻米產量,使產量减少。」

他指为了克服虫害的问题,稻米种植者及从事这领域的企业在2006年,就进口总值170万令吉重达90.6公吨的农药,到2010年时就增加至1亿440万令吉,重达6495.9公吨的农药。

他表示,为了有效控制使用农药,农业局在去年推展的保证食品供应的计划下,鼓励及协助种植的稻农,包括在每季,每公顷的稻田区只使用200令吉农药。

他指出,根据1976年植物检疫法令,稻田区的种植者须有效的使用农药,避免稻田被毒药破坏,违规者可被罚款或坐牢。

「同时,在该法令第19条文下,一个人若是带入害虫或有害的植物,是一项犯法的行为,可被罚款不超过1万令吉或坐牢不超过2年或两者兼施。」

他补充,该法令存在多时,惟当局认为在採取法律行动前,应向农业服务供应商解释,毕竟对方为国家稻米业做出贡献。东方新闻网

Thursday, 21 June 2012

掌握知识开发潜能


  • 饲养波尔羊可分为两种,即关在羊栏里及放在户外自由活动。
7年前,农业及农基工业部推展减少进口肉类运动,以减少外汇流失。
在这大方向下,政府出租了不少农地给农民展开“增肉”计划。
一名退休前在企业界担任经济顾问再纳,看好波尔羊市场,认为养波尔羊在肉类市场有很大发挥空间,决定投身农业,参与“增肉”大计。
再纳在森美兰州仁保区向政府租借了100英亩土地,发展一个现代化的农场,饲养壮硕、肉质佳的波尔羊供销市场,并以德文“BODEN”为农地命名,是“土地”之意。
租借100亩农地
来自森美兰州仁保斯汀区的再纳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说服政府租借了100英亩的农地,让他得以饲养了来自南非及澳洲品种的波尔羊。
接着,他通过向银行融资及在动用所存的公积金,集资了350万令吉投资饲养波尔羊。
在创业时,只饲养10头雄波尔种羊及348头雌波尔羊,目前已经发展到拥有1200头波尔羊。
最初他只购买了10头源自南非及澳洲品种的波尔种羊,经过配种及繁殖,目前增至15头种羊。
现代化农场
“BODEN”有别于其他乡区的农场,它是一座现代化的农场。
再纳通过自己的知识及专业,配上传统式的基本知识,加上企业化的投资与设备去发展农场,饲养波尔羊。
他正筹划向将农场推向农业旅游,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农地,继续创汇。
雄波尔羊价格较高
一般上,一头波尔种羊可以“应付”25头雌波尔羊,因此雄波尔羊的价格比较高,品种好的价格甚至可以达1万令吉以上。
而雌波尔羊的品种价格则是从2000令吉至4000令吉不等。
每天喂食两次
波尔羊的产量在5年内为最高峰,过后就会减产,因此必须注意新一代的配种品质管制,好品种要做记号留下,品质较差的则是尽早出售,以防增加成本。
再纳说,其农场并没有出售雄波尔羊品种,多数出售雌波尔羊品种,余者多数以块肉以公斤计算来推出市场,部分通过中介推售,其他的是出售给村民。
他说,波尔羊必须每天喂食两次,中午12时与傍晚时分是最佳的喂哺时间。
每头食量为4公斤,小波尔羊可以喂食干草粮。
产量快肉质丰硕
再纳说,产量快,肉质丰硕,就可带来可观的利润。
一头怀孕的雌波尔羊,必须先检验,雌波尔羊必须发育到75%后,才可让它怀孕,否则生产的乳羊品种不良,最终导致成本增加。
通常一头雌波尔羊的怀孕期为5个月,即可生产。
“很多甘榜的农户,未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任由母羊怀孕,因母体发育未完成,将使到品种愈来愈差,影响日后的产量。”
羊栏须装盐石净化空气
再纳说,每头波尔羊需要14平方公尺的空间来活动,每个羊栏内必须装设盐石,来补足与净化空气,同时也必须注意羊栏内的卫生,以防细菌。
“我也在农场内种植大量的树木,除了可以绿化环境,也可以同时提供有机草粮予羊只。”
“我的农场是以两种方式饲羊,一种是关闭式,将羊只关在栏内饲养,这一种饲养方式必须细心照顾,提供羊只草粮;一种是自由式,在指定的范围内给予羊只自由活动的空间,这样可以省却喂哺的时间及减少员工。”
饲养一年可出售
“BODEN农场”在占地100英亩的农地上,聘请了9员工,一名兽医、一名总管、一名主任。
农场非常注意农场内的环境卫生,一旦农场内出现害虫,他们就会立刻找出肇因,通常这类病害是源自尿液,而农场兽医即要调查原因,对症下药。
再纳说,一头波尔羊在饲养了12个月后,体重达到35公斤即可出售,通常“BODEN农场”的5个月大羊只的体重可达到41公斤,一年可以售出25头,一年内每头羊扣除成本可有1000余令吉净收入。
重量须超过30公斤
“每头波尔羊经过6个月的饲养后,重量必须超过30公斤才算是成功的饲养,因此如何增加羊只的重量是极重要的一环。”
农场须远离大路600公尺
饲养波尔羊的农场最好远离大路600公尺之遥,园内须有充足的水源及氧气,而且也必须与其他动物隔开饲养,才不会被传染病菌。
每头乳羊经过雌波尔羊的细心哺乳,4个月后才断奶,然后才把乳羊分开以干草来喂哺,每头羊一年只产一胎,因此产量少,必须细心的照顾。
每头波尔羊的投资成本为600令吉,长大后视品质而定,售价由1200令吉至2800令吉不等,通过中介,每公斤可售19令吉,若自行零售可达到每公斤23令吉。
掌握知识开发潜能
拥有丰富知识的再纳原是一家商业机构的经济顾问,自退休后才萌起务农的念头,他先收集有关饲养波尔羊的知识,再计算成本后才展开饲养计划,并以自己的一套企业管理的方式来打理“BODEN农场”。
他认为,在事业上要成功,最重要掌握该行业的知识,开发潜能,懂得如何运用成本,开支平衡法,最重要避免浪费。
在饲养波尔羊上,他要学习掌控羊只的生长时间,才能达到本小利大的盈利目标,若饲养不当,羊只饲养的期太长,增加了成本,就会面对亏损。
建度假村吸引游客
经过6年的运作,再纳的饲养波尔羊业已经上了轨道,他正策划集资,将农场美化,然后向旅游业进军,发展成为农业旅游。
再纳说,有关的发展图测正在策划中,图测获批准后,工程将于今年内展开。
他计划在100英亩的园地内兴建度假村,吸引游客到来,在自然环境中度假,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到原始的山林。
独家报道:何金英 ( 2012-06-20 13:01)南洋网

台湾爱文芒果

若說在台灣,哪樣水果,是炎炎盛夏裡最受愛戴的明星,我想,當非芒果莫屬!

   總覺得,台灣人的夏天,是與芒果緊密相扣相依的,從初春時節,婆婆媽媽紛紛挽起袖子動手醃漬的芒果青;5、6月份,是個頭小巧、滋味樸實的土芒果黃熟時 節;6月底到8月初,碩大甜美的愛文、金煌芒果加入行列,然後,7月底起一直到9月,凱特芒果前來接棒……真真是,從入春到暮夏,整個島上,盡是芬芳四溢 的芒果香。

地利優勢,凝聚絕佳果香
  這其中,最是讓人心醉神迷的芒果滋味,我想,愛文芒果當仁不讓!

   那妍媚透亮奔放佻達的香、那豐腴得飽滿欲滴的甜、那甜裡微帶一點清新爽勁的酸、那既綿細軟糯又彈牙的口感……真的,走過多少地方,吃過多少不同國度、不 同產區的形色芒果,還真不曾遇逢過,夠格與台灣的愛文一較高下的珍品。也因此,時近盛暑時節,當愛文已然逐漸紅透轉黃的消息傳來,懷抱著亟欲一窺其中美味 秘密的強烈好奇,我決定,就趁今年黃熟時節,來一趟島南芒果故鄉之旅吧!

  台灣愛文芒果雖說聲名遠播,然事實上,愛文卻非本土生本土長本土培育的在地原生種,而是1950年代,遠從美國佛羅里達州遠道迢迢而來的外來客。

  引進之初,最早先在玉井一帶交由果農鄭罕池先生試植;風土氣候環境條件差異下,歷經反覆嘗試、摸索、失敗、改良,直至進入60年代,產量與品質才終於逐步穩定;並以玉井經驗為基礎,往台南其他產地,以至高雄、屏東地區擴展。至今,已成為台灣芒果的第一代表品種。

   也因此,這程芒果行,第一站,當然就是歷史最悠久、口碑名氣最深植人心的玉井了!我來到的是,位在玉井鄉南、果樹產銷班第33班班長賴永坤的果園。沿坡 而上,穿過重重果林,我們一路攀至果園的最高點。時值愛文產季,整山坡的芒果園中早已結實纍纍,指點著周遭層層疊疊的蔥翠緩坡,賴永坤說,玉井愛文的震耳 聲名,除了長年智慧勞力血汗付出,尚由來自得天獨厚的風土地利條件。

  首先,剛剛恰好的緯度,北回歸線以南剛剛進入熱帶區域,3月時恰 好達於開花期最適宜的20~25℃溫度,接下來一路從著果到採收,溫暖的天候,使此區芒果比起更南的高屏一帶硬是多出一個月生長期,緩步成長、凝聚出絕好 的口感,不至於因太過酷熱生長太快,而使質地風味流於鬆疏寡淡。

  其次,沿玉井鄉東南側,從左鎮、層林以至南化一帶山坡地區,一整片覆 蓋著一層獨特的青灰岩與白堊土。此類土質不僅含鈣成分高,顏色淺白,有利反射日照;且較為貧瘠、含水量低,加之陡坡上排水速度較快,某種程度抑制了樹根、 莖與葉的生長,著根淺、吸水少,生長速度慢,使肥料養分能夠更集中往花與果輸送;故而較之其他地區來,更能結出果粒雖小,但果味香濃甜美、甜度與酸度均 衡,質地也更結實有彈性的好芒果來。

芒果外銷,日本客也拜倒
  離了玉井,我們轉往南化。此區名氣上雖略遜玉井一籌,然在當地果農與農改場的攜手努力下急底直追,近幾年來,在諸多知味識味的水果專家心目中,品質不但一點不輸,在外銷上更是屢屢奏功。

   在農業改良場果樹研究室的張錦興陪同下,我們造訪了南化鄉果樹產銷班第20班班長林聰明的果園。果然,一登上坡頂,便覺園貌景觀確有不同:四圍環繞的一 座座果園,最下方是人工開挖的灌溉水池,之後,一排排一列列芒果樹一路從坡間延伸至坡頂,樹間樹隙疏密有致、整齊畫一,處處均看得出精心規畫管理的努力與 用心。

  張錦興說,南化的芒果種植區大致上與玉井層林、左鎮依山一脈相連,環境條件大致相似。種植上也特別費工,每棵果樹的距離都小心計算控制,並勤於修剪、疏葉疏果,以讓每一枝、每一果都能得到完整的日照、養分與生長空間。

  且由於蜜蜂不愛芒果味,傳統多靠風力授粉,造成開花與著果狀況難以預期;對此,當地果農們更紛紛養殖麗蠅幫助傳粉,提高開花率;一旦著果,為通過外銷所需的嚴苛農藥檢測標準、同時培育出果皮細滑的美麗芒果,南化地區套袋期也早,約4月左右便進行套袋。

30.com)
 







1-2.jpg
3.JPG4.JPG5.JPG

Tuesday, 12 June 2012

室内培育优良品种加强抗病 香蕉最怕镰刀菌

上个月,菲律宾与中国爆发南海争议,中国马上对菲律宾施展“拒蕉”行动,造成菲国数以万吨的香蕉通不了关,损失惨重. 在东协当中,菲律宾是最大香蕉出口国,每年为该国赚进不少的外汇,其主要生产地是菲南。
大马与菲南气候相近,具有栽种香蕉的优势,只不过因技术落后、缺少良好品种及政府未加以重视,白白错失赚取外汇良机。
不仅如此,我国目前还大量进口香蕉。
因此,香蕉种植,是农友可考虑开发的领域,不过正有一种感染力极强的镰刀菌在散播....。
谭智明:预防胜于治疗 注意每个过程
香蕉最怕感染镰刀菌,预防胜于治疗。选择优良品,减低受到病菌的侵袭。
位于柔佛州Simple farm生产部经理谭智明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说,种植香蕉必须用心,每个过程都要注意。
他说,从选择优良品种到实验室出来,需要耗费半年的时间。从瓶子到可以栽种在园地需要2个月的时间。一棵健康优质的香蕉头,可栽培上千棵的幼苗。在送到居銮实里拉龙的秧苗场栽培。
谭智明说,整个生产过程不止栽培方面、在运输与栽种的过程都不易。
他解释,为何要选择在培育室里培养良好的品种,因为这可避免受到病菌的侵袭。在培育室的幼苗可保持健康,减低了6个月里的发病期。
目前该公司主要出产菲律宾香蕉,并在全国设有基地。包括种植地、培苗室、出口及储存站。
病菌不能完全消灭
谭智明谈到,发病的来因有许多因素,其中是由于病菌通过空气、土地传播开来。由于南马的土地一带已有细菌的存在,所以在栽种的过程需要谨慎照顾。如果土地里有细菌,较脆弱的株树在栽种后的6个月就会病发。
因此他表示,土壤也需要整顿一番,如施放微生物群体,以让微生物群与病菌对抗消灭。当然要完全消灭是不大可能,至少把病菌减少,减低发病率。
他感叹说,到目前为止,唯一可以解决的方式是预防,遭遇镰刀病后的株体,根本没有办法治疗。
分布广 种类多
镰刀菌,Fusarium,分布广,种类多,是污染粮食和饲料的常见霉菌菌属之一。
据专家介绍,香蕉巴拿马病学名为香蕉枯萎病,是由镰刀菌感染而引起的植物病害。
政府应减人头税
6P,搞到农友叫苦连天!
谭智明说,目前最让他们头疼的问题是,工人短缺。
除了本地工人难请,连申请外劳也十分困难。
他希望政府能够了解他们农民的苦衷,他认为应减低人头税。
小农民面对病菌的侵害外,目前工人的短缺也造成园主无法完成应有的工作作业,使生产受影响。
近来由于出现许多外国进口的香蕉,包括从菲律宾进口。
全球香蕉年产逾8千万吨
香蕉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农作物之一,也是世界四大主要鲜果,全球每年的香蕉产量超过8000万吨。
世界最大的香蕉生产国在印度,排在第二的是在短短几年内从后直追的中国,不过她也是世界最大的香蕉进口国之一,九成进口来自东协。
目前大马市场仍需依赖进口填补,谭智明希望有更多园主与公司配合生产,达到互惠的利益。
他说,与园地主的合作方式有许多,如租地、协议分担或包收等。
他也指出,在回收香蕉方面,都是由该公司出动工人亲自进行工作。因为如此可确保品质的输送,当然也会提供技术等援助。
他说,由于有些园主没有经验栽种,他们也会提供完全承接工作。如提供技术与秧苗合作生产。他表示,寻找适合栽种的土地也很重要。他说,一般会与大园丘合作,如在油棕树之间栽种。
他表示最期望与年轻人合作。如果有兴趣加入农业,他会教导。
该公司也有出口香蕉到国外,主要是到中东。
他坦言,本地的出口量急速减少,市场上缺乏货源,连本地也面对货源短缺。
造成的原因是价格波动,导致种植人对市场缺乏信心,进而减少产量。
“好种”香蕉拓商机
找“好种”香蕉,可开拓出口商机!
谭智明建议农友栽种菲律宾香蕉(cavendish),目前这种香蕉也风行全世界。
“其中原因在于它的耐存度高,采收后的保存期高,香蕉果肉的口感度很好及味道香甜。”
他说,公司引进的是台湾的技术。他们也经常与台湾的专家有长期联络,每年定期交换心得与经验。
他坦言,台湾的农业技术超越我国至少10年。
如何种出好蕉? 且听谭智明授招
香蕉叶提供养分
谭智明说,种植园内的管理很重要,用药、施肥、护土,缺一不可。
香蕉叶片的保护也不能少,因为这对于香蕉的质量方面有很重要的因素,才能种出果实硕大及健康的果串。
至少要有8张叶子
一般上看到的香蕉叶子已出现弱势状态,枯黄掉落。叶子要保持养分来吸收水分,使香蕉更硕大。
如依照一般的处理方式,虽然香蕉串很多,但是没有重量,在经济效益上达不到标准。
“一株香蕉在成熟要采收时,树上的叶子至少要有8张,才有足够的养分供应给整串香蕉。如果没有足够的叶子,就无法储存足够的水分及制造光合作用,要健康硕大就很困难。”
不健康的香蕉在运送的过程就很快熟透,导致溃烂,而且会出现不平均的现象,影响了处理工作。
加强用药注意天气
谭智明说,他建议农民一定要照顾蕉叶,如遇到病虫与病菌的侵害,要使用不同克制药物,加强用药时也要多注意天气的影响等。
他表示,下雨天时病菌最容易侵袭,在还未下雨时,就要赶紧施放药物。同时,种植的地势也有相对的影响。
独家报道:罗肇雄   南洋商报  2012-06-13 13:01

Thursday, 7 June 2012

博士农业技术传承

课题:
  • 垃圾燮黄金: 优质腐熟活性微生物有机肥料制造技术
  • 作物科学合理化施肥的重要性
  • 有机质肥料特性与有机复合化肥及单相
  • 化学肥料特性使用方法及使用时机
  • 提高蔬果产量与质量及生物防治法

地点: 马六甲培风中学
时间:11月3日.星期六至11月4日连续两天(早上9点至下午六点)
11月4日下午农场上课

有健康的土壤与环境才能种植高产量及高质量高 健康的农产品以科学合理化管理专业种植农作物为基础:研发以各种农作物特性, 种植各类土壤与环境特性. 及各类化学原料制造肥料特性与各种活性微生物特性, 设计各种农作物科学合理化专用肥永续经营农业为原则o列如: 猫. 狗. 牛.海中珊瑚都属动物但各动物特性不相同与所需营养更不相同及生活环境也不相同, 故此为牠动物而设计专用营养, 同理o

植物生物防法: 各种水果套袋即日销售服务博士肥料系列:

博士高效能消毒肥
博士活性微生物有机(质) 肥料:(内含: 木霉菌. 纳豆菌.

枯草杆菌.放线菌. 乳酸菌. 酵母菌)
重点介绍: 全国唯一完整肥分博士水溶性肥精
博士100号水溶性肥精
含有成分:(N)氮:16%       ( P2O4)磷:14%    (K2O)钾:20%
( CaO)钙:2%          (MgO)镁:2%          (S ) 硫:3%
(Zn) 锌:0.17%         (Mn)锰:0.16%    (Cu) 铜:0.16%
(B) 硼:0.12%     (SiO2) 硅:0.6%

博士200号水溶性肥精
含有成分:(N) 氮:12%     (P2O4) 磷:10%      (K2O) 钾:27%
(CaO) 钙:2%        (MgO) 镁:2%            (S) 硫:3%
(Zn) 锌:0.17%       (Mn) 锰:0.16%      (Cu)铜:0.16%
(B) 硼:0.12%     (SiO2) 硅:0.6%

博士300号香甜味素水溶性肥精:
含有成分:(K2O):40%
博士微量元素水溶性肥精:
含有成分:(MgO) 镁:15%(S)  硫:15%(CaO) 钙:8%
(Zn) 锌:2%(Mn) 锰::2%(Cu)    铜:2%
(B) 硼:2%(SiO) 硅::2%

博士果树专用水溶性肥精        博士 茄果专用水溶性肥精   
博士叶菜专用水溶性肥精        博士西瓜专用水溶性肥精
博士氨基酸加化学元素液肥系列
博士1号氨基酸微量元素叶面专用液态肥(促进开花. 抗逆境)
博士2号氨基酸土壤浇灌专用液态肥(促进蔬果肥大. 抗逆境)
博士3号氨基酸钙. 硼液态专用(促进结果. 抗病害. 抗逆境)

Wednesday, 6 June 2012

以农立业:油棕废物利用增值

种油棕的收入几乎全来自鲜果串榨取的原棕油和棕仁油。如果可以燃烧空果串,果串灰可用作钾肥。彭亨州禁止燃烧空果串防止空气污染。一吨鲜果串可获 3.5-4.6 公斤果串灰。
一株油棕的生物量 (Biomass), 鲜果串产油这部份仅占10%。剩余的90%生物量主要有4种:空果串、果皮纤维、棕仁壳及榨油厂排放的污水。这些生物量,还有老叶及树干就是我们要考虑如何使之增值应用的部分。
据估计,每榨1吨油,割下的老叶有6吨、树干1吨、空果串5吨、果皮纤维1吨、棕仁壳0.5吨、棕果渣0.25吨、油厂污水3吨。
国家生物量策略的数字显示,到2020年,大马油棕园生产的生物量有1亿吨。目前生物量多留在国里,腐烂后成有机肥料。空果串是油棕幼株最好的铺盖物,有助幼株健壮成长,在成龄的油棕园里,虽然老叶可护土,可成为肥料,但如果能使它作为别的用途而增值,何乐而不为。
上述国家生物量策略有建议将20%生物量作其他用途,80%留在原地做肥料,兼顾环境保护及永续农业的要求。这20%生物量可用来生产能量发热发光,做化学产品及建材。
生物能源发电
最实际的用途是将老棕叶、棕仁壳及空果串以汽锅生产蒸气,用蒸气发电可以就地使用或出售给能源公司。FELDA 在沙巴及彭亨2地各有一个生物能源发电站。沙巴站在2004年启用后,当地居民已不需用柴油发电机,而转向生物能源发电。
工业人士透露,一间每小时处理60吨鲜果串的榨油厂,可同时用分离出来的空果串生产3MW的电力。
FELDA 的油棕园面积大,生物量特别多。FELDA 有6个生物化肥厂,用空果串和油厂污水混合生产混合肥料,供自己园丘使用。
第一代的生物燃料及生产化学品是用甘蔗、木薯或玉米做原料。第二代的生物科技可转向油棕生物 量。一株油棕的树干含200-250公升的树液,树液含8%的糖,最高可达18%。油棕糖可发酵成乙醇用作汽车的燃油。70年代我在巴西工作,政府配给我 的汽车就是用甘蔗生产的乙醇做燃油。将树液取出后,剩下的树干纤维可做好些产品,包括生物化学品。
油棕树干属低级木材
目前,油棕树干属低级木材。其实40%的树干可剥制三甲板,另外40%可将之碾碎生产中密度纤维板及粒状板。
这些产品的制造相当浪费能源。大马森林局研发出有质量油棕“工程木材”,称为Myscrim-OPT,适合做家私、地板、门窗及室内设计用。假以时日再改进质量,即可生产坚实的木材用在建筑工程里。
朱乾海博士 (南洋商报) 2012-06-06 11:37 

Wednesday, 30 May 2012

霹主要养殖区 月产一万公斤 水闸牛蛙称霸马新

  许多老飨上酒楼品尝佳肴,喜欢点一碟“宫保田鸡”、“药膳田鸡”吃得齿颊留香。其实野田鸡可遇不可求,市场上垂手可得的,大多是人工饲养的肥美牛蛙。霹雳州的水闸新村,算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牛蛙养殖区,至少有三家有规模的蛙场,每月可出产一万公斤牛蛙,供应量远销至新加坡。养牛蛙,已成为一门有利可图的商机。

味道与田鸡没两样

它的鸣叫声宏亮似牛,是世上体积最大的蛙类,因此,人们就称它牛蛙。

牛蛙原产于美国东部或北美洲,叫America Bullfrog,因为肉质甜美、营养丰富,市场价值高,20年前被引入台湾,再悄悄转到大马。

牛蛙目前已是酒楼餐桌上的佳肴。菜肴目录上的田鸡(虎纹蛙),其实大部分都是牛蛙。不是酒楼业者有意“偷龙转凤”,只因烹调后的牛蛙,味道与田鸡没有两样,飨客也乐于将牛蛙当田鸡。

养牛蛙没破坏生态

曾有人警告,不可养牛蛙蝌蚪助繁殖。被形容为“蛙界暴龙”的牛蛙,个性凶猛、体积大,若大量融入大自然,会破坏蛙类生态。成年牛蛙不但喜爱吞食各种蛙类及水里的小鱼及水生昆虫,它甚至可以猎食小蛇、鼠及龟。

不过,引进大马的牛蛙大量繁殖后,都被人们祭五脏庙。

养殖者历经7个月左右,从蝌蚪开始把牛蛙培养长大后,全都成了各地餐馆酒楼的食材。因此,破坏蛙类生态环境之说不能成立。

单在霹雳的水闸新村内,就有三户牛蛙养殖业者。村内估计每月盛产超过一万公斤牛蛙,是霹州甚至全马产牛蛙最多的地区。

市场需求量大

水闸新村盛产的牛蛙,在新加坡的市场需求最殷切,都是通过本地批发商出口到该国饮食界。

目前批发价每公斤10至12令吉,没有滞销情况,市场供不应求。

水闸新村一名养蛙业者张志光向《南洋商报》指出,牛蛙市场需求量大,除了本地餐馆业,通过批发商出口到新加坡的牛蛙,数量也一直增加。

张志光从失败中求知识

张志光披露本身其实是在“无心插柳柳成荫”机缘下,从事牛蛙养殖业。父亲20年前从台湾引入几对成年牛蛙,但只抱着“好玩”的心态培殖消遣。

“父亲多次培殖牛蛙都以失败告终,但也不断从失败中求取养殖牛蛙的技术。不久,就有了一点小成就,只是成果不甚理想。

“胞弟志良从父亲手中接过初步的养蛙技术,并计划从事养殖牛蛙的行业。不久,弟弟的成就渐渐有了起色,毅然决定进军养殖牛蛙行业。

“这时我才开始接触培殖牛蛙的技术,也不断从失败中求取知识,在逐步掌握养殖牛蛙的技术后,也步弟弟后尘,也进军这个行业。这已是10年前的事了。”

雄雌配种蛙品种须最佳

张志光说,10年来累计的经验,从挑选蛙种到交配,从蝌蚪到蝌蚪长出前腿和后腿,再从小蛙养成可推出市场的大蛙为止,可说已掌握良好的技术。

“特别是在挑选蛙种方面,雄雌配种蛙都必须是健康、品种最佳的,这是不断提高生产量的条件。”

他说,选择配种雄雌蛙也很重要,必须挑选已成熟的雌蛙及健康的雄蛙,如此配种下,肯定可产出1万到2万颗,甚至为数更多成熟的蛙卵。通常是挑选每一窝之中的约100只牛蛙留为蛙种 。

首先把一对配种牛蛙放在置有油棕叶的水池内,让牠们交配产卵。通常在一至两天内,水面上就会漂浮无数的蛙卵。从卵变成蝌蚪所需时间是约一星期,成功几率约80%。1万颗卵可孵出约8000只蝌蚪。

蝌蚪是用腮呼吸,在水里生活约50天后,前腿和后腿消失,变成小牛蛙。从蝌蚪变成小牛蛙的成功几率也是约80%。这时,小牛蛙开始用肺呼吸,在小池里生活。细心照顾3个月后,成年的牛蛙就可推出市场。

从卵到蝌蚪,从小蛙到成年蛙,费时7个月。

牛蛙易患病风险大

饲养牛蛙风险颇大,一个不小心也可能血本无归。

从事养蛙业须深知其生存和成长过程的条件及环境需求。牛蛙容易患病,稍不留意,整池甚至整个农场的牛蛙,会在一夜之间“翻肚”死亡。

张志光说:“近几个月来,就有一种神秘皮肤病侵袭牛蛙,病菌来袭时,80%牛蛙报销。我们一直努力控制,由于还无法得悉病菌来源和病毒种类,无法对症下药,也根本无法掌握病菌侵袭的时间和日期,病毒说来就来,很可怕。”

天气变化毒菌滋长

“我们唯有通过不断消毒,频频更换池水以控制疫情。幸好情况已有改善。”

“病毒侵袭,可能与天气有关。很可能忽冷忽热,变化无穷的天气下,造成毒菌滋长。我们还在努力找原因及做好防范工作。”

“从蝌蚪要变化成小蛙,是牛蛙成长过程中死亡风险最高的时刻。这个时候,小牛蛙开始吃饲料,首周是牛蛙存亡关键时刻,也是最容易患病死亡时。度过了,进入第二周后,小牛蛙的生存机会就稳定了。”

蛙池每天换水2次

张志光指出,除了细心照顾,每天也必须为牛蛙池最少换水2次,保持蛙池的洁净卫生。

“另外也必须不时把池中体积较大的牛蛙挑出来,放在体积一样大的池内。这是因为牛蛙生性凶猛,会攻击小牛蛙。此举可减少牛蛙死亡率,提高收成。

牛蛙食量很大

“牛蛙食量很大,每天须喂食几次。饲料是牛蛙专食的,这种饲料价格节节上升,每包20公斤庄饲料原价40多令吉,目前涨至60多令吉。尽管运营成本逐渐提高,不过依然有利可图。”

他表示,曾有商家上门要求合作养蛙,不过开出的条件是他们提高资金、场地及各种设备等,他仅提供养蛙技术,收成各占一半。不过被拒绝了。

每月2千公斤应市

张志光的牛蛙场每月出产最少2000公斤的牛蛙,大部分供应本地及新加坡市场。近几年,牛蛙批发价都在每公斤10令吉至12令吉浮动。偶尔遇到牛蛙大丰收,价格会降至每公斤6令吉。

田鸡不易培殖

谈及饮食市场及飨客较喜爱吃田鸡,既然可培殖牛蛙,为何不也培殖田鸡供应市场?

张志光表示曾尝试培殖田鸡,不过失败告终。原因是田鸡体积较小,从蝌蚪变成小蛙时,找不到适合的饲料,存活的小田鸡数量非常少,不符合利润。

“其实,牛蛙肉质与田鸡相差无几,烹饪料理出来的味道也大同小异,也较容易培殖,因此,业者普遍上都不会选择培殖田鸡。”

达人简介

业者:张志光

年龄:46岁

养殖业:牛蛙

经验:10年

养殖场面积:逾半英亩

位置:冷甲水闸新村

牛蛙总数:超过10万只

投资:1万令吉

独家报道:袁鸿坚

南洋商报 2012-05-30 13:05 

以农立业:橡胶2010-2012●朱乾海博士

韶光易逝,2012年已将至年中,年初为一些年报所写的稿件是时候在电脑删除。橡胶的资料,新鲜感依旧。
大马主要的橡胶原产品是SMR 20,2011年FOB的每公斤平均价格是13.48令吉,比2000年时的凄凉2.42令吉高了五倍多。
世事多变,橡胶有价,难得的好事。究其原因,天然胶库存量锐减,合成胶随着石油价上涨而变得昂贵,天然胶价随之上调。
2011年的前半年,中国和欧洲对天然胶需求殷切,加上投机活动,SMR 20每公斤平均价格上涨至14.76令吉。在2011年2月17日这一天,每公斤胶价居然疯涨到17.17令吉,我的笔记本这样写:好三个17.17.17。
接下来的6个月,欧洲有债务问题,美国经济低迷,无可避免的,胶价受影响而滑落,徘徊在每公斤10-11令吉之间。
回顾历史,从2000到2011年,大马植胶面积从143万公顷缩减到102万公顷,足足少了41万公顷,即28%。
当天然胶低价时,大园丘原有的12万4000公顷橡树被砍,仅剩6万4000公顷。小园主的特征之一是安于现状,或者说无所适从,植胶面积虽也小了,但不像园丘的大动作,从原有的131万公顷减少到96万公顷。
胶产每年达100万吨
虽然植胶的总面积小了,但胶产并没有受到影响,胶产在2000-2011年维持在90万 -120万吨之间。2011年园丘的产量占6%(6万吨),小园主占94%。除了世界经济低迷的2009年,小园主看到胶价持续上涨,从 2004-2008年,大马胶产每年都达到100万吨。
大园丘胶产减少,大马的橡胶工业只能靠小园主供应原料,可是小园主多已年迈,工人难求,小园主产量又低等诸多问题不能不关注。
橡胶出口几乎停顿在90万-100万吨间。另一方面,自2000年以来,复合胶出口有增无减;2009年复合胶出口到中国达40万吨的高峰(13.1.11栏目我称之为中国复合胶)。中国复合胶入口免除进口税,而SMR 20则得缴税20%。
随着大马橡胶工业的强势发展,大马进口天然胶,尤其是乳胶,从2000年约55万吨到2011年提升至65万吨,10年间增加18%。
尽管如此,大马天然胶的产量还是足够内需的,只是天然胶出口是大马历来的贸易重要项目。2011年天灾人祸,日本发生大地震,欧洲债务忧患,但大马天然胶及橡胶产品出口如常。
大马橡胶的平均产量2011年每公顷有1510公斤,和2010年的产量1480公斤多了30公斤,即2%。园丘的产量稍高,2011年的每公顷平产量有1620公斤。
胶价好鼓励小园主生产
大马2012的橡胶产量预计在105万-110万吨,比2011年多5-10%。胶价好鼓励小园主勤劳生产。同时在2005-2006年翻种的橡胶,栽种的是高产新树种,这些树已开割投产。
大马2011年SMR出口118万7000吨,比2010年的118万2000吨多了0.4%。
中国还是最大的天然胶入口国,占58%,即69万吨,其次是德国9.4%,接下来韩国3.6%,美国2.8%,伊朗2.2%。
合成胶是石油产品
花无百日红,今年1至4月,中国汽车销量下降1.3%,为1998年以来表现最槽糕的一年。随着中国和欧洲经济放缓,橡胶供应将供过于求。新加坡来的消息指出,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现40万吨过剩,过剩情况可能持续一段时日。
目前,原油库存高居22年高位,且需求低迷。油价已跌破90美元,可能还会跌到85美元或更低水平。合成胶是石油产品,石油价下跌,天然胶能不受影响吗?
朱乾海博士 橡胶研究专家
  2012-05-30 13:05  
南洋商报 

Thursday, 24 May 2012

何乃健:發病初期須防治‧肥水管理“稻熱病”可豐收

(霹靂‧怡保24日訊)馬來西亞稻作學顧問何乃健表示,我國水稻種植常受“稻熱病”病菌侵襲而減產約20%。
他說,只要稻農提高警惕,在發病初期立刻採用正確的肥水管理及化學防治方式,可高唱豐收。
他說,我國多個主要水稻生產區在過去10年,因大面積種植而導致受廣泛種植的MR219和MR220稻米品種對稻熱病失去抗性,造成苗瘟、葉瘟及穗頸瘟已越來越普遍。
何乃健今日在怡保出席由拜耳農業化學公司(BayerCropScince)舉辦的“提昇稻米產量”研討會,主講水稻種植蟲害管理題目時,這樣表示。
去年次季稻熱病大流行
他表示,去年第二季稻,由於稻米抽穗期間陰雨連綿,田間相對濕度高,結果出現稻熱病大流行,一般稻田減產10至20%,嚴重者達40至60%,有的甚至顆粒無收。
“當時在霹靂州水閘的5千零70英畝稻田,在播種期間曾多處出現稻熱病症狀,所幸稻農警覺性高及時發現。”
他說,水閘的稻農依據不同發病期採用合理的肥水管理,選擇適當的藥劑保護,及時準確施用農業,在發病期立刻採取防治措施,每隔7至10天連續防治數次,結果藥到病除,許多稻農最終獲得每公頃約8噸的良好收成。
出席研討會人士包括霹靂州農業局副局長蘇來曼和拜耳農業化學公司區域行銷經理張凱文。
稻生長80天前須噴農藥
稻熱病會導致減產20%
蘇來曼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吉打州是我國主要稻米出產地,霹靂州則排第二,稻米種植區坐落在吉輦、雙溪馬力及水閘,其中水閘的產量最多,全部供應我國市場。
他說,稻熱病是屬於水稻種植中其中一種普通病菌,一般會導致稻農減產約20%。
“稻農須在稻生長80天前噴射農藥,若超過80天後才噴射農藥,農藥會滲入米顆,就算收成也不能推出市場。”
他表示,基於MR219和MR220稻米品種對稻熱病失去抗性,目前大馬農業研究發展局(MARDI)已研究出抗性強的新品種,以提昇產量。
星洲日報) 2012-05-25 10:30

Wednesday, 23 May 2012

農部設外勞小組

(吉隆坡23日訊)農業及農基工業部副部長拿督蔡智勇說,農業部將成立“外勞小組”(UPA),負責農業領域申請外勞事宜,協助農民加速申請及收集農業領域外勞數據。
 “農業部扮演協調角色,將農民外勞申請推薦給內政部,申請最終是否批准,則是內政部權限。”
 蔡智勇今日發文告說,農業部高度關注農民面對外勞不足的問題,也了解該領域需大量人力資源來維持生產量。
 “我曾多次與農民對話,菜農和果農皆反映外勞不足擔憂及帶來的負面衝擊,我也在部門會議中提出要求涉及單位盡快協助農民解決。”
 他說,農業部也已致函內政部及人力資源部,通知農民日后申請外勞不再需人力資源部批准,符合資格農民可通過縣農業局申請。
 中國報 23/05/2012 23:00

以农立业:橡胶业的传奇人物

友人李竞敏光临寒舍,赠我一本关于其父的书:“从苦力到巨子-李引桐传奇”。作者是厦门大学的彭兆荣教授。
李竞敏乃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专业。父亲是大马人,在泰国经营橡胶生意。在中国和陈嘉庚及李光前齐名,他们都是闽南人,都以出口橡胶致富。
中国东南沿海的闽南地区,有一县城叫南安,南安里有一个小镇叫梅山。梅山出了一个李光前,又出了一个李引桐。他们是同辈宗亲,乡里的宅居一箭之遥。当李引桐一家遭到土匪抢劫,家乡无以安身之时,他们自然想到了遥在南洋的李光前。于是,父子便踏上离家的路程。
李引桐投靠了李光前,读书兼做苦力,几年后回返家乡,几年后又回来见李光前。此时的南益公司也正面临一个迅速发展机遇。
从苦力到巨子
南益最初是从事橡胶生意,李引桐学习胶园管理、橡胶种植、品种选择、橡胶收购、与一盘、二盘、 三盘间的交道与关系、橡胶价格的认识和把握、期货买卖、国际市场的供需变化、与银行的信贷业务乃至国际上政治、军事、国家权力变更等都要有所了解。李引桐 从麻坡的胶园一直做到马六甲的工厂。
作为低级伙计,李引桐的工资每月12元,外加理发费每月1元;此外就是每天早晨补贴1角。1935年李引桐当上安顺分厂的财务。在度过22岁生日后,他先后在芙蓉、吉隆坡等地南益分行掌管财务,并逐渐参与了决策。
二战期间,李引桐用他的积蓄买下了100英亩英国人荒废的胶园。
战争结束后,南益聘用李引桐为公司总巡,并授以全权处理正在扩张的泰国橡胶业务。不久升任为泰国南暹公司总经理。
南益在香港有一家子公司南宗公司,李引桐既然已是李光前的得力助手,南宗公司乃由李引桐一手操 办。公司顺理成章成为和中国交往的特殊渠道。朝鲜战争期间,李引桐通过南宗公司将急需的橡胶运到中国,支持抗美援朝。经李引桐之手,由泰国经香港、澳门两 地辗转运到中国的橡胶达21万吨之多。
南暹公司结束业务后,李引桐将它买下,新成立一家公司-德美行(Teck Bee Hang)。德美行成立于1954年,“从苦力到巨子”的1997年再版书记载当年德美行已有12间分厂,连分公司共有37个单位。从60年代中期到80 年代的20多年中,中国的橡胶进口都由李引桐代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不能到国际市场买橡胶,只好请苏联老大哥代劳,斯里兰卡也可供应一些。结果还是由李引桐从泰国提供。
促进马中友好
李引桐希望中国有自己的橡胶生产基地,他将自己胶园的好树种,包括RRIM 600,搬运枝条到海南省驳接栽种(有很多人不知法或知法犯法将大马的橡胶品种取走)。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纪念日,李引桐和李竞敏受邀到北京参加国宴和庆祝活动。1965年李引桐陪李光前到中国就医,周恩来接待他们。
1970年,马来西亚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水灾,损失惨重。李引桐衔着橄榄枝作为和平使者。他和大 马第二任首相敦拉萨达成共识,大马接受了中国政府的赈灾捐款。今天德美行在泰南的5个胶厂已并入中化,年产胶20万吨。中化驻足新加坡,在非洲有大面土地 种植橡胶。李引桐三公子李竞成、老二李竞敏及其公子李斯洋任中化公司董事。
李引桐花在福建省的教育,包括修建因战争遭到破坏的厦门大学,不少过数亿元。1989年李引桐是李鹏和杨尚昆等中国领导人的贵宾。1993年,中国国务院授予李引桐“一等功臣”勋章。
在十几年的漫长岁月里,为了马中友好,为了振兴胶价,李引桐在二国民间做了许多好事,出钱出力,不张扬。在无情历史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淡化李引桐前,特撰此文,想来是有意义的。
朱乾海博士
 南洋商报
 2012-05-23 12:30 

科技与系统化一站式生产 燕之园拓燕窝新商机

中国商界流行“一条龙”机制。
在产品上,“一条龙”指的是从研发、生产、制造到行销都是一手包办,好处是可以稳定品质,一手紧捉。
“一条龙”最基本的要求条件是强势团队,不论从后方到前方都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出击市场。
已经成为国内外农粮投资商热点的柔佛州迪沙鲁有机农粮谷(Bio-desaru),就有一家从引燕、生产、制造及研发产品采用“一条龙”方式经营的公司进驻,准备深耕。
命名为“燕之园”的计划,柔佛州政府也持有20%的股权。
挥别传统 科技验证
从普遍的燕窝炖品至护肤美容产品,燕之园私人有限公司挥别传统,走向现代,以科技与系统化管理一站式的引燕至加工制造中心,创造燕窝新商机。
大马引燕业已有20多年历史,传统的引燕业都是以“肉眼”判断燕窝的优劣,而引燕业者近年开始改良燕屋,政府也制定养燕指南,并肯定燕窝工业的经济贡献。
去年受到“血燕”及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事件冲击,造成国内90%燕窝面对出口滞销,马中两国最终同意以30ppm作为燕窝亚硝酸盐标准。
为了确保燕窝品质,燕之园通过实验室品管检验,确保生产的燕窝不含有毒元素。
柔政府持20%股权
食品科学及工业化是目前的趋势,有了科学验证才有说服力。燕之园把现代化管理及科学验证,塑造自己的品牌,创造本地新商机及就业机会。
燕之园私人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石配菘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表示,燕之园总公司设在柔佛州,在柔州迪沙鲁有机农粮谷(Bio-desaru)发展养燕、生产制造及研发产品计划,即燕园计划。柔州政府也持有燕之园20%的股权。
燕园计划共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区,首阶段发展的是燕园的中心地,即南燕园(Swiftlet South Garden)及北燕园。
南燕园发展地段16英亩,首期发展为49间三层楼燕屋,燕窝加工及科研中心、燕窝包装中心、旅游展览中心,首期投资共2000万令吉。
石配菘:专引金丝燕
石配菘说,本地的燕子主要有6种,该公司的燕屋只引金丝燕,确保供应高品质燕窝。他解释,燕屋播放吸引金丝燕的声波,其他品种的燕子不会被“网罗”。
此外,燕屋附近有宽阔的沼泽地,为燕子提供大量食物。
他说,首期燕屋已经售卖了80%。整个生产链预计在年底开始运作,从采集燕窝、清洗、品质检验、加工制造及包装,全部将在南燕园完成。燕屋也将申请优良畜牧管理证书(GAHP)。
南燕园设旅游中心
除了养燕、加工与研发,南燕园也设立旅游中心,借此把其品牌推销至全世界。
“旅游中心将通过图文及实体展览,追溯燕窝的古代历史至近代先进的燕窝工业技术,让公众对燕窝有深一层了解。
游客也可登上观燕台,观赏燕子回巢的情景,近距离观赏燕屋内部情景。石配菘强调,设立旅游中心可教育公众。他说,许多公众都不太懂得如何辨别燕窝真假或优劣,也不了解整个燕窝加工过程。
严格品管采集过程
石配菘说,从采集燕窝、清洗至加工,都经过严格的品管。工人将采集下来的燕窝一一分类,把劣质燕窝淘汰,清洗烘干,再经过样本抽检,证明燕窝不含,或出现过量亚硝盐酸、重金属等元素后,才推到市场。
他说,一些沾有墙漆、碎蛋壳及燕子尸体的燕窝都含有毒素,不能食用,属于劣质燕窝。
他说,该公司也自创品牌,通过南燕园生产DR.SG一系列的燕窝产品,并且将于6月20日至21日,在吉隆坡举行的生物科技保健工业国际研讨会上,由当天出席的部长推介面市。
设专卖店售自创品牌
燕之园除了提供一站式的养燕加工服务外,也自创燕窝品牌。为了塑造品牌形象,该公司将设立专卖店,不设代理销售。
同时,燕之园计划2014年至2017年,陆续在新加坡、台湾和中国开设专卖店,售卖DR.SG品牌的燕窝产品。
燕窝含“美容基因”
燕窝除了可食用,也可“使用”。
燕窝本身养分价值高,主要成分包括水溶性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钠、钾及对促进人体活力起重要作用的氨基酸。蛋白质含量更高达50%左右。
另外,燕窝含有独特的表皮生长因子和活性胶原蛋白,被誉为“美容基因”,能延缓肌肤老化。
李腾云研发护肤产品
主导研发DR.SG产品的是马来西亚工艺大学资深燕窝研究员兼食物发酵工艺部主任李腾云博士。
他在燕窝研究方面已经累积了10年经验,并用了两年多时间研发上述产品,并经过临床试验证明使用产品两周后,就能看到明显效果。
他受访时说,日常洁面保湿抗老化产品的主要成分是从燕窝中萃取精华。研发团队使用比纳米技术更先进及更细微的Pico技术处理燕窝养分,因此人体皮肤将更容易吸收,达到抗老美白等效果。
配合燕窝美容产品研发,工艺大学及燕之园也将合作开办美容课程,教导正确的美容知识。参与者通过测试后就能获得证书。
迪沙鲁有机农粮谷 发展高科技农业潜能
迪沙鲁有机农粮谷(Bio-desaru)于2008年11月由柔佛州务大臣拿督阿都干尼正式推介,发展高科技农业潜能,并以有机、食物安全及清真为宗旨。
此计划由柔州政府于2006年成立的柔佛生物科技及多元机构(J-Biotech)负责,该机 构总执行长拿督哈里斯表示,整个农粮谷发展占地9000英亩,目前已有24个国内外企业投资。 目前农粮谷已有两个项目开始投入运作,即燕之园集团的“南燕园”(Swiftlet South Garden)及Asia Aquaculture(马)有限公司的“虾苗养殖场”。
南燕园Swiftlet South Garden(位于迪沙鲁有机农粮谷)
地址 : KM20,Jalan Desaru-Tg.Sedili,Kota tinggi,Johor。
电话 : 07-332 8100
Email : swiftletgarden@gmail.com
独家报道:陈筱燕
南洋商报  2012-05-23 12:36

Monday, 21 May 2012

配合拉惹華誕.列入大馬紀錄‧玻政府同步種千棵香甜芒

(玻璃市‧加央)配合玻璃市拉惹端姑賽希拉魯丁殿下69歲華誕,玻璃市州政府進行同步種植1千棵香甜芒果樹,成功列入大馬紀錄大全。
玻璃市拉惹端姑賽希拉魯丁在昨天(20日)出席這項活動時鼓勵州民,應配合政府向外界推介香甜芒之外,也更用心去提昇香甜芒的素質和生產量。
放眼提高香甜芒產量
希望加強研發減少害蟲
玻州拉惹坦言,香甜芒已成了玻璃市的“註冊商標”,每年到了這個季節,不單是州民,連外地人也會對香甜芒有興趣,可惜產量不足,導致不少人“只聞香甜芒”,卻未曾一嘗香甜芒的滋味。
他說,州民參與香甜芒種植,每個人都會得到好處,從果農到小販,再到州民,可從中獲得各別的利益,所以希望有關當局能加強研發,提高香甜芒的素質,減少害蟲的侵襲,間接就能提高產量。
端姑賽希拉魯丁也呼吁果農應遵從農業局給予的提醒,勤加包裹已長出的果子,有助於提高水果的素質,這樣也能提高我們的收入,何樂而不為呢?
他說,這從香甜芒的價格顯見,當年每公斤香甜芒只需要10至12令吉,如今卻飆升到每公斤18至20令吉,證明經過包裹的香甜芒,外皮美觀,果肉更鮮甜,也更能吸引人。
3國會選區種樹
這項活動分別在3個國會選區進行,包括巴東勿剎國會選區由玻璃市拉惹端姑賽希拉魯丁、王儲端姑 賽費祖丁、王儲後端姑萊拉杜莎琳、玻璃市州務大臣拿督斯里馬依沙、農業及農基工業事務委員會主席沙比里進行主持,共有700棵香甜芒果樹;加央及亞婁國會 選區則各種植150棵香甜芒果樹。(星洲日報/大北馬) 2012-05-21 14:55 

Friday, 18 May 2012

继榴梿之后 争取黄梨波罗蜜出口

(布城16日讯)继榴梿出口至中国后,我国农业及农基部已正式向中国提出允准我国进口黄梨及波罗蜜的建议。农业及农基工业部长拿督斯里诺奥马指 出,目前,两国尚在讨论两种水果的出口课题,尚未签署出口协定。他今日在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汇报他此趟官访中国的成果时说,在官访中国期间与中国国家质 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支树平会面并讨论多项课题,包括进口燕窝、冷冻榴梿、波罗蜜等课题。
他说,在官访中国期间与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疫总局局长支树平会面并讨论有关进口燕窝、冷冻榴梿及波罗蜜等课题。另外,诺奥马也披露,该部日前率领10家清真食品商家参与在西安举行清真食品嘉年华, 成果丰硕,参展商所带去的产品获得热烈回响,并与中国一家国际清真食品商合作,并已签署了备忘录,以便我国的清真食品出口至中国,由这家公司分销至中国国 内3000家分行。
他指出,这也是西安首次允许外国在路中央设立摊位来推销清真食品。大马有幸参与在西安举行的清真食品嘉年会。“这个活动犹如我国的茨厂街般热闹,一天到访人次可高达20万人。”
燕窝解禁指日可待
诺 奥马说,燕窝出口中国解禁指日可待,兽医局已接获指示日后在燕窝出口方面需严加监管,严厉遵守马中两国签署的燕窝出口协定。他说,燕窝出口商日后在出口时 或许会面对一些问题,因为日后的条例会更加严格。“这项课题一度必须劳动马中两国领导层出面解决,我已经指示兽医局不能轻易妥协,必须遵守出口协定。”他 重审,该部没有垄断燕窝出口市场,任何符合出口协定的公司才获准出口燕窝。《光华日报》 二零一二年五月十七日 凌晨十二时二十五分

垃圾變黃金: 優質腐熟活性微生物有機質肥料

對人類.農業. 工業等地球環境的重要性
可利用資材: 農產廢棄物食品加工廢棄物海產. 畜產廢棄物林產廢棄物工業加工廢棄物
適用對相: 工廠. . 小農場. 學校. 各飲食餐廳).全人類
可自作生產. 可使用機械生產(投資少利用價值與利潤高)
經歷: 台彎農業研究與教育推廣21
馬來西亞農業研究與教育推廣46
吳鴻展
眾人所知: 有健康土壤與環境, 才有高產量. 高品質與健康安全的蔬果, 食用後對人類健康. 長壽的重要性, 然而今日, 人類大量且超量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與殺草劑, 其結果造成使用量越來越多, 土壤逐漸酸化及地力日益衰退的危機, 植物生長環境之日形惡化,植物之生長及產量與品質甚低. 更影嚮人. . 水產類生命.健康與長壽更甚嚴重o常聽: 為什麼使用的化肥比以往更多, 產量越減少及腐闌蔬果比之前更多更甚? 近來使用的農藥及殺草劑, 效果很差, 土壤病害及蟲與草都殺不死, 還加倍使用都殺不死, 增加投資金錢與人力. 造成人類與農場環境極差o謹此探討: 垃圾變黃金優質腐熟活性微生物有機質肥料, 永續經營人類及農場的重要性
優質腐熟活性微生物有機質肥料優點與功能:
一.  土壤理化性:
  1. 腐熟後有機物質與腐質酸. 黃酸, 能疏鬆硬實土壤及沙土與石灰斑層土壤的結構, 藉由腐植質穩定土壤團粒
  2. 腐熟後有機物質與水之鍵結可促進水的流動與張力, 促進土壤透氣性, 保水. 保肥與排水, 促進植物根系生長旺盛, 抗旱害. 水害及逆境
  3. 提供有益微生物簇群優質能源及生殖. 生長環境
  4. 儲存肥分存庫, 緩慢且穩定釋出植物所需肥分
  5. 防止雨水對土壤表土的侵蝕及避免土壤溫度快速劇變造成植物生長障礙
  6. 調整及平衡土壤PH.CN.EC.CEC.AEC結構, 植物快速吸肥分製造養分, 促進植物營養生長, 生殖生長, 防止植物營養障礙
  7. 有機物質發酵初期熱度高(70-80C) 可殺死病害微生物及寄生蟲與雜草種子(再植有益活性微生物其效果與功能更佳)
二.  土壤生物性:
1. 田間試驗中顯示,提供有益微生物及酵素增進時, 對有害菌有制衡. 殺菌. 拮抗作用, : 根腐病(靈芝病. 黑腐病. 寄生線蟲) 等等 因為微生間也有相生相剋的現象, 使用優質腐熟活性微生物有機質肥料1年後化學的產品用量可減少50%,2年後減少70%
   


2. 有益微生物分祕有利於植必需生長激素. 氨基酸. 核酸. 有機酸. 維他命, 抗生素, 提高植物免疫系統, 促進植物根系生長. 養生長. 生殖生長, 抗逆境. 病蟲害, 提高蔬果產量. 品質如:糖度. 脆度. 香味. 肉質, . . 水產類食用後安全具健康
   
   . 土壤化學性
         1. 肥料分類: 水溶性. 檸檬酸溶性.塩酸溶性, 有機物質經由微生物發酵礦化為100%完整水溶性肥分如: . . . . . . . .. . . , 且含有蛋白質, 快速提供植物吸收肥分
        2. 土壤中含有水溶性.檸檬酸溶性及塩酸溶性化學肥分, 被土壤結構結合及元素固定, 植物無法吸收肥分必需靠有機物質經由微生物發酵後產生氨基酸. 有機酸. 腐植酸. 分解礦化或鉗合方能釋放肥分提供植物吸收
       3. 腐熟後有機物質能緩酸性.鹼性. 塩性土壤中化學肥分. 農藥. 殺草劑及重金屬元素之故而下易造成植物生長障礙
          以下優質. 劣質(生雞糞) 有機質肥料特性比較較
(吳鴻展) NEW WAY AGRICULTURE  SDN.BHD.